1.单选题- (共4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kg、m、N、A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C.加速度![]() ![]() |
D.胡克总结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间的关系 |
2.
宇航员乘坐航天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绕月运行。经过多次变轨最后登上月球。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铅球从高度为h处同时以速度v0做平抛运动,二者同时落到月球表面,测量其水平位移为x。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的质量![]() |
B.在月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
C.月球的密度![]() |
D.有一个卫星绕月球表面运行周期![]() |
3.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两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质量m="7.5" t甲车以恒定功率P="50" kW启动,最后匀速运动。乙车做初速为0做匀加速运动,则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是


A.40 s | B.20 s | C.60 s | D.30 s |
4.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内有方向与xOy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在坐标原点O固定了一个
核,在发生α衰变,生成了Th核。现假定α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向各个方向射出,圆形边界上的各处均有α粒子到达,其中到达P点的α粒子速度恰好为零,OP与x轴的夹角为θ=45°。只考虑匀强电场对α粒子的作用力,不计其他作用力,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质子的电荷量是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C.A、O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D.到达C点的α粒子电势能比到达B点的α粒子电势能大 |
2.多选题- (共3题)
5.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P和水平传送带PC相切于P点,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圆弧顶点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再滑上传送带PC,传送带可以速度
沿逆时针方向的传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物体经过圆弧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P时的机械能损失,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物块恰能滑到右端C,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水平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增大,小物块不能滑到传送带右端C |
B.传送带PC之间的距离![]() |
C.若传送带速度大小v0不变,顺时针转动,小物块从P点滑到C点所用的时间![]() |
D.若传送带速度大小v0不变,顺时针转动,要让小物块一直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则小物块在圆弧顶点A的最小速度![]() |
6.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其上端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和电容器C,装置区域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一根水平金属棒ab开始下滑。已知金属棒ab的质量为m,电阻也为R。金属棒ab在运动中始终保持水平且与导轨良好接触,且通过金属棒ab的电流恒定不变,忽略导轨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ab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 |
B.金属棒ab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
C.电阻R的电功率![]() |
D.若金属棒ab由静止下滑,开始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0,那么经过时间t,电容器的电量![]() |
7.
如图所示,边长为l1、l2的单匝矩形线框abcd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可绕轴OO′转动,轴OO′与磁场垂直,线框通过连接装置与理想变压器、小灯泡连接为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小灯泡L1、 L2额定功率均为P,正常发光时电阻均为R。当开关闭合,线框以一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灯泡L1正常发光,电流表A示数为I;当开关断开时,线框以另一恒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灯泡L1仍正常发光,线框电阻、电流表A内阻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开关S时,电流表示数为2I |
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C.当开关闭合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
D.当开关断开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
3.填空题- (共1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E. 拔火罐过程中,火罐能吸附在身体上,说明火罐内气体内能减小
A.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一定越高 |
B.当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仍然有水分子不断从液体中逸出 |
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 |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
4.解答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10.
如图所示,纸面内直线ab左侧区域Ⅰ内存在垂直ab向右的匀强电场,直线gh右侧区域Ⅴ内存在垂直gh向左的匀强电场。直线ab、cd之间区域Ⅱ、直线ef、gh之间区域Ⅳ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直线cd、ef之间区域Ⅲ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磁场未画出。区域Ⅰ、Ⅴ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区域Ⅱ、Ⅲ、Ⅳ的磁场强度大小均为B。现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粒子从区域Ⅰ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粒子按某一路径经过上述各区域能回到A点并重复前述过程。已知A点与直线ab间的距离为l,粒子重力不计,各区域足够大,磁场区域的宽度可调节,求:

(1)粒子第一次离开区域Ⅰ时的速度大小;
(2)请在图中画出粒子运动的一条可能轨迹的完整示意图;
(3)直线ab、gh间的距离为多大时,粒子往、返通过区域Ⅲ作圆周运动的圆心距离最小?并求该条件下粒子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的时间。

(1)粒子第一次离开区域Ⅰ时的速度大小;
(2)请在图中画出粒子运动的一条可能轨迹的完整示意图;
(3)直线ab、gh间的距离为多大时,粒子往、返通过区域Ⅲ作圆周运动的圆心距离最小?并求该条件下粒子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的时间。
11.
长为31 cm,内径均匀的细玻璃管,当开口向上竖直放置时,齐口的水银柱封住10 cm长的空气柱(如图所示)。若在竖直平面内将玻璃管缓慢转至开口向下竖直放置,然后再缓慢转至开口向上竖直放置,这时管内水银柱长度为15 cm。求:

(ⅰ)大气压强;
(ⅱ)末状态管内空气柱的长度。

(ⅰ)大气压强;
(ⅱ)末状态管内空气柱的长度。
5.实验题- (共1题)
12.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实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ⅰ)在一块平木板上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一段初始距离,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
(ⅱ)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ⅲ) 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动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
(ⅳ)将木板再水平向右平移相同距离x,使小球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在白纸上得到痕迹C
(ⅴ)测得A、B、C三点距地面的高度为y1、y2、y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2)根据上述直接测量的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可以得到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v0=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ⅰ)在一块平木板上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一段初始距离,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
(ⅱ)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ⅲ) 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动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
(ⅳ)将木板再水平向右平移相同距离x,使小球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在白纸上得到痕迹C
(ⅴ)测得A、B、C三点距地面的高度为y1、y2、y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尽可能光滑 |
B.每次小球均须由静止释放 |
C.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
D.步骤(ⅰ) 初始距离必须与步骤(ⅲ)中距离x相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