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单元检测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1971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6

1.选择题(共2题)

1.

关于挫折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2.

关于挫折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2.单选题(共11题)

3.
冰壶运动时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型竞赛项目,如图所示,冰壶在冰面上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基本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的“本领”就是其惯性,则冰壶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A.所受的推力
B.所受的阻力
C.速度
D.质量
4.
如图所示,两长方体形物体AB,质量分别为2mm,互相接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对物体A施以大小为F的水平向右恒力,同时对物体B施以大小为的水平向左恒力,则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物体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F
B.
C.
D.
5.
如图所示,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合力为零,相互抵消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6.
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上先进的运载工具,它是利用喷射燃烧的气体获得动力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关于火箭竖直发射升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与火箭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火箭加速上升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大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推力
D.火箭匀速上升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
7.
一个45kg的人站在放于运动的升降机底板上的体重计上,体重计的示数为50kg,那么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下述判断中的(    )
升降机加速上升
升降机加速下降
升降机减速上升
升降机减速下降
A.B.C.D.
8.
在动摩擦因数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
A.小球的加速度为
B.小球的加速度为
C.小球的加速度为
D.小球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9.
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方向垂直杆向上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
10.
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乘客可能受到伤害,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安全带以尽可能地减轻猛烈碰撞。假定乘客质量为60kg,汽车车速为,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最接近(  )
A.250N
B.300N
C.360N
D.720N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洗衣机脱水时附着在衣物上的水被甩掉是因为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C.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具有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B.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
C.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就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13.
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地面向上拉动,如图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a上升,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
A.B.C.D.

3.多选题(共3题)

14.
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物体的质量为2kg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5.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M贴在小车左壁上,且相对于左壁静止。当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物块受到的弹力不变
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16.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质量为
B.B的质量为
C.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4.解答题(共3题)

17.
一个质量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角,大小为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2 s内通过的位移为
 
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由静止运动2 s时撤去这个拉力F,试求撤去拉力后物体继续滑行的位移.
18.
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

(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快,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
(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图象,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
(3)对应于不同的na值见下表。n=2时的s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b)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

(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n图象___________。从图象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5)利用an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____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9.8 m/s2)。
(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A.an图线不再是直线
B.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
C.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
19.
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4.0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若斜面足够长,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