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期中模拟检测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1919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2

1.单选题(共10题)

1.
如下图所示,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将F4=5 N的力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
A.0B.10 NC.5ND. N
2.
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没有形变,所以对桌面没有施加弹力
C.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3.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4.
关于重心及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放于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较大
C.物体放于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不会改变
5.
头顶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到的一种技术,如图所示,关于运动员在顶球时头顶受到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球的形变B.头的形变
C.球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7.
在立起一根木棍的过程中要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图中的()

A. F1的方向 B. F2的方向 C. F3的方向 D. F4的方向
8.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外力F1、F2沿水平方向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8N,方向向右B.8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右D.2N,方向向左
9.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共同作用,三力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是()
A.2F1B.2F2C.2F3D.0
10.
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GB.GsinθC.GcosθD.Gtanθ

2.选择题(共6题)

11.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设向量 {#mathml#}a{#/mathml#} =(x,2), {#mathml#}b{#/mathml#} =(1,﹣1),且 {#mathml#}a{#/mathml#} 在 {#mathml#}b{#/mathml#} 方向上的投影为 {#mathml#}2{#/mathml#} ,则x的值是{#blank#}1{#/blank#}.
15.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

16.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

3.多选题(共3题)

17.
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带有光滑滑轮的细杆O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绳的一端跨过滑轮挂一重物P,另一端拴在墙壁上的A点,杆处于平衡状态.绳的拉力为T,杆受到的压力为N,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若A点沿墙面上移,当杆重新平衡时,有(  )
A.T变大
B.θ变大
C.N变小
D.T变小
18.
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FfF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可知(  )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m=20 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m=21 N
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1
19.
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B.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C.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D.此合力可以分解成两个与合力等大的分力

4.解答题(共3题)

20.
如下图所示,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分别为mA=5 kg,mB=10 kg,OB呈水平,OP与竖直方向成45°角.(g取10 m/s2)求:

(1)三根细绳OPOAOB的拉力大小;
(2)物体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21.
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
(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是多少?
22.
重为100 N,长为L=2 m的均匀木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棒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棒继续做匀速运动,求:
 
(1)木棒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Fmax
(2)木棒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5 m露出桌面时,如图乙所示,水平推力的大小F.

5.实验题(共2题)

23.
某学校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放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 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部 A 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 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 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F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将实验测得的相应 F、x 各点描绘在图乙中。请在图乙中描绘出 x 随 F 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_____N/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 F弹跟弹簧伸长量 Δx 的关系是_____。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 A 点的下方 P 处,再作出 x 随 F 变化的图像,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 A 点的上方 Q 处,再作出 x 随 F 变化的图像,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24.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__________
A.钩码个数N1=N2=2N3=4
B.钩码个数N1=N3=3N2=4
C.钩码个数N1=N2=N3=4
D.钩码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2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