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2.
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10N,水平向左 | B.10N,水平向右 |
C.20N,水平向左 | D.20N,水平向右 |
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下列小题.
辽宁舰走向深蓝

2016年12月20日,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首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编队由辽宁舰和数艘驱护舰,及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组成,由青岛航母军港出发后,航迹跨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区,航经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台湾海峡等海峡水道.据报道,继成功解决了舰载机的阻拦索高速拦停和滑跃起飞等关键技术后,辽宁号在此次远航期间开展了全甲板放飞训练,歼-15还与空中加油机完成了加受油训练,同时发射了空对空、空对舰和舰对空等十余枚各型导弹.
【小题1】在下列研究中,能够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小题2】歼-15在辽宁舰甲板上滑跃加速起飞技术训练过程中,歼-15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是
【小题3】歼-15在辽宁舰甲板上滑跃加速起飞技术训练过程中,歼-15的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为F,飞行员的重力为G.此过程中飞行员处于
【小题4】如图所示,歼-15在空中沿曲线MN向上爬升,速度逐渐减小,图中画出表示歼-15在P点受到合力的四种方向,其中可能的是

辽宁舰走向深蓝

2016年12月20日,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首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编队由辽宁舰和数艘驱护舰,及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组成,由青岛航母军港出发后,航迹跨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区,航经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台湾海峡等海峡水道.据报道,继成功解决了舰载机的阻拦索高速拦停和滑跃起飞等关键技术后,辽宁号在此次远航期间开展了全甲板放飞训练,歼-15还与空中加油机完成了加受油训练,同时发射了空对空、空对舰和舰对空等十余枚各型导弹.
【小题1】在下列研究中,能够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在远航期间开展了全甲板放飞训练时的辽宁号 |
B.研究歼-15外形对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
C.确定辽宁舰在渤海的位置 |
D.研究歼-15进行滑跃起飞技术训练时的姿势调整 |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 D.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
A.失重状态,此时F>G | B.失重状态,此时F<G |
C.超重状态,此时F>G | D.超重状态,此时F<G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力学量所对应的基本单位是
A.米、牛顿、秒 | B.米、牛顿、秒 |
C.米、千克、秒 | D.米/秒、米/秒、牛顿 |
5.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力将球踢出,在此过程中
A.运动员先给足球作用力,足球随后给运动员反作用力 |
B.运动员给足球的作用力大于足球给运动员的反作用力 |
C.运动员给足球的作用力与足球给运动员的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D.运动员给足球的作用力与足球给运动员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
6.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
B.乒乓球可以迅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举重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
D.在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
7.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上有三个点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的角速度相同 |
B.A、C的线速度相同 |
C.B、C的线速度相同 |
D.B、C的角速度相同 |
8.
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概括为两条:第一条,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 |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 |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
10.
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
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 B.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
C.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增加 | 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跟速度成反比 |
12.
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A.a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
B.同一点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放在b点时受到电场力小 |
C.正电荷在a点静止释放,它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与电场线一致 |
D.电荷在a点受到电场力方向必定与场强方向一致 |
13.
真空中有相距为r的两个点电荷A、B,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如果将A的带电量增加到原来的4倍,B的带电量不变,要使它们的静电力变为F/4,则它们距离应当变为
A、16r B、4r C、
D、2r
A、16r B、4r C、

2.填空题- (共2题)
3.解答题- (共3题)
18.
一质量为4 kg的物体从足够高的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2 s末物体的速率为4 m/s,g取10m/s2.
(1)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求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
(3)若2 s末阻力消失,求物体第3 s内的位移.
(1)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求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
(3)若2 s末阻力消失,求物体第3 s内的位移.
19.
如图甲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ACB的半径为0.8m,A点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圆弧轨道底端B点与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C点离B点的竖直高度为0.2m.质量为2 kg的物块从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滑过B点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电动机驱动按图示方向运转,不计物块通过轨道与传送带交接处的动能损失,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取10m/s2.

(1)求物块从A点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若物块从A点下滑到传送带上后,又恰能返回到C点,求物块第一次返回圆弧轨道B点时轨道对物块的弹力大小;
(3)在满足第(2)问条件下,在图乙中作出物块在传送带上第一次往返过程中速度v与时间t关系图线.(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1)求物块从A点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若物块从A点下滑到传送带上后,又恰能返回到C点,求物块第一次返回圆弧轨道B点时轨道对物块的弹力大小;
(3)在满足第(2)问条件下,在图乙中作出物块在传送带上第一次往返过程中速度v与时间t关系图线.(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20.
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P是一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h的探测屏AB竖直放置,离P点的水平距离为L,上端A与P点的高度差也为h.

(1)若微粒打在探测屏AB的中点,求微粒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求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范围;
(3)若打在探测屏A、B两点的微粒的动能相等,求L与h的关系.

(1)若微粒打在探测屏AB的中点,求微粒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求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范围;
(3)若打在探测屏A、B两点的微粒的动能相等,求L与h的关系.
4.实验题- (共3题)
21.
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伸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1、F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的力为F.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拉伸橡皮筋时,F1和F2必须相互垂直 | B.拉伸橡皮筋时,F1和F2的大小必须相等 |
C.实验时,必须测量F1和F2间的夹角 | D.作F和F1、F2的图像时,必须使用同一标度 |
22.
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靠近定滑轮的位置 |
B.需要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 |
C.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用细绳系在小车上 |
D.为了使小车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应使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
23.
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
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
、
、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
的距离分别为
、
、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设重物的质量为
.从打
点到打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
________,动能变化量
_______.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
A.利用公式
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
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
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
A.利用公式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A.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