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 测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1675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6

1.单选题(共9题)

1.
如图,质量mA>m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2.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的物体,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弹簧,使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A.B. 
C.D.
3.
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
A.OM绳先被拉断
B.ON绳先被拉断
C.OM绳和ON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4.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是球心,碗的内表面光滑.一根轻质杆的两端固定有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m2.当它们静止时,m1m2与球心的连线跟水平面分别成60°、30°角,则两小球质量m1m2的比值是
A.1∶2B.C.2∶1D.
5.
如图所示,有4n个大小都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则这4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2nFB.4nFC.4(n-1)FD.4(n+1)F
6.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7.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的质量均为1kg,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同时用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B上,则地面对物体BB对物体A的摩擦力分别为(取g=10m/s2)(  )
A.6 N,NB.1 N,NC.0,1 ND.0,2 N
8.
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
A.10NB.15NC.80ND.85N
9.
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1=5N,方向沿x轴的正向;F2=6N,沿y轴正向;F3=4N,沿轴负向;F4=8N,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选择题(共3题)

10.

如果∠1和∠2是内错角,且∠1=80º,那么∠2为(    )

11.

如果∠1和∠2是内错角,且∠1=80º,那么∠2为(    )

12.

You must {#blank#}1{#/blank#} (finish) your homework and hand it in as soon as the class is over.

3.多选题(共1题)

13.
重力为G的圆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的竖直挡板之间,如图所示当斜面倾角由零缓慢逐渐增大时保持挡板竖直,圆球静止,斜面和挡板对圆球的弹力大小的变化是(  )
A.斜面的弹力由零逐渐变大B.斜面的弹力由G逐渐变大
C.挡板的弹力由零逐渐变大D.挡板的弹力由G逐渐变大

4.解答题(共3题)

14.
如图所示,在倾角α=60°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m的物体,用k=100N/m的轻弹簧平行斜面吊着。发现物体放在PQ间任何位置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AP=22cm,AQ=8cm,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多少?
15.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多少?
16.
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N时,质量为m=10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N,求: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和铁块的质量M。(取g=10m/s2)

5.实验题(共2题)

17.
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的伸长x/cm
2.6
5.0
6.8
9.8
12.4
 
(1)请在图中的坐标系上作出F-x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象所代表的函数_________.(x用m作单位)
(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及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