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 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 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t=4s时,A、B两物体相遇
C. t=4s时,A、C两物体相遇
D. 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A. 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t=4s时,A、B两物体相遇
C. t=4s时,A、C两物体相遇
D. 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2.
如图所示,一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车厢的倾角用θ表示(已知μ2>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 θ=μ2 |
B.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 θ>μ2 |
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 θ>μ1 |
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μ1>tan θ |
3.
如图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
B.从开始到当弹簧受F1="200" N的拉力时,拉力对弹簧做功20 J |
C.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x2=40 cm |
D.从开始到当弹簧伸长量为x1=20 cm时,拉力对弹簧做功80 J |
2.选择题- (共7题)
11.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blank#}1{#/blank#}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blank#}2{#/blank#}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3.解答题- (共1题)
12.
(9分)1914年,夫兰克和赫兹在实验中用电子碰撞静止原子的方法,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来证明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存在的假设。设电子的质量为m,原子的质量为m0,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级差为ΔE,试求入射电子的最小动能。(假设碰撞是一维正碰)
4.实验题- (共3题)
13.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
B.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贴近木板 |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拉力之差应尽可能大 |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7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