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从地面上将一个小球竖直上抛,经t时间小球经过空中的某点A,再经过t时间小球又经过A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 | B.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 |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D.A点的高度为![]() |
2.
如图。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给物体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拉力F。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与水平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图象的斜率为k,横截距为b,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与粗糙水平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A.![]() | B.![]() | C.![]() | D.![]() |
3.
有些物理规律的发现,是先通过推理分析建立理论,后来才由实验加以验证确认。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了两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并推算出引力常量的数值 |
B.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据此理论后来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 |
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存在电磁波,后来法拉第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D.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来被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所证实 |
4.
在图中矩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矩形区域的长、宽之比为
。带电粒子以初速度
从A 点沿边长方向垂直射入磁场,恰从C点穿出。若撤去磁场后在原矩形区域内再加一个竖直向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粒子仍以
从A点沿边长方向垂直射入电场,粒子仍能通过C点,则电场强度E与磁感应强度B之比
为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2题)
5.
倾角为
的斜面体
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斜面也是粗糙的。已知质量为
的物块恰可沿其斜面匀速下滑。今对下滑的物块
施加一个向左的水平拉力
,物块仍沿斜面向下运动,斜面体
始终保持静止。则此时








A.物块![]() ![]() |
B.物块![]() ![]() |
C.水平面对斜面体M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D.水平面对斜面体M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 |
6.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1,原线圈输入电压为
,电阻
,
,两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阻值为
,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最上端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中输入电流的最小值约为0.05A |
B.电压表的读数逐渐减小 |
C.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减小 |
D.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的乘积先变大后变小 |
3.填空题- (共1题)
7.
如图所示,竖直悬挂的劲度系数为
轻弹簧下端系着质量均为
的A、B 两物体,若剪断A、B之间的细绳,则A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A 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__,最大加速度为____________;弹簧的最小伸长量为____________。



4.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斜面AB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与B点,斜面的倾斜角为
。质量为m的滑块(视作质点)在斜面上A点静止释放,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若滑块恰可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求:
(1)滑块滑到与轨道圆心等高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A、B两点之间的竖直高度差h是多少? (已知
,
)


(1)滑块滑到与轨道圆心等高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A、B两点之间的竖直高度差h是多少? (已知



9.
如图所示,平行倾斜光滑导轨与足够长的平行水平光滑导轨平滑连接,导轨电阻不计.质量分别为m和
m的金属棒b和c静止放在水平导轨上,b、c两棒均与导轨垂直.图中de虚线往右有范围足够大、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的绝缘棒a垂直于倾斜导轨由静止释放,释放位置与水平导轨的高度差为h.已知绝缘棒a滑到水平导轨上与金属棒b发生弹性正碰,金属棒b进入磁场后始终未与金属棒c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绝缘棒a与金属棒b发生弹性正碰后分离时两棒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b进入磁场后,其加速度为其最大加速度的一半时的速度大小;
(3)两金属棒b、c上最终产生的总焦耳热.


(1)绝缘棒a与金属棒b发生弹性正碰后分离时两棒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b进入磁场后,其加速度为其最大加速度的一半时的速度大小;
(3)两金属棒b、c上最终产生的总焦耳热.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