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半圆轨道直径
水平,质点
从点正上方高
处自由下落,经过轨道后从点冲出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H/3,空气阻力不计.当质点下落再经过轨道点冲出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 |
B.![]() |
C.![]() |
D.![]() |
2.
如图两根轻弹簧AC和BD,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它们的C、D端分别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 A、B端分别固定在支架和正下方地面上,当物体m静止时,上方的弹簧处于原长;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3m,仍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静止时,其相对第一次静止时位置下降了( )

A.
B.
C.
D. 

A.




3.
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物体在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4.
如图所示,将三个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
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
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
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
5.
如图(1)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的A附近,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处于静止,在A.B两板间加如图(2)所示的交变电压,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
时间刚好到达B板,设此时粒子的动能大小为
,若用改变A.B两板间距的方法,使粒子在
时刻到达B板,此时粒子的动能大小为
,求
等于( )

A. 3:5






A. 3:5
A.5:3 | B.1:1 | C.9:25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
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到
轴的距离为物块A到
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慢慢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 B受到的合外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A. 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 B受到的合外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10.
在地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质量为
的物体的重力为P,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同步通讯卫星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

A.第一宇宙速度为![]() |
B.地球的质量为![]() |
C.地球的近地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 |
D.地球的自转周期等于![]() |
11.
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2l和l,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 A球的最大速度为
B. A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
C. A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D. 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3:1

A. A球的最大速度为

B. A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
C. A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D. 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3:1
4.解答题- (共3题)
12.
质量为2kg,长度为2.5m的长木板B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4m/s的速度向右运动,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轻放在B的右端,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A的质量为m=1kg,
,求:

(1)说明此后A.B的运动性质
(2)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
(3)经过多少时间A从B上滑下
(4)A滑离B时,A.B的速度分别为多大?A.B的位移分别为多大?
(5)若木板B足够长,最后A.B的共同速度
(6)当木板B为多长时,A恰好没从B上滑下(木板B至少为多长,A才不会从B上滑下)


(1)说明此后A.B的运动性质
(2)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
(3)经过多少时间A从B上滑下
(4)A滑离B时,A.B的速度分别为多大?A.B的位移分别为多大?
(5)若木板B足够长,最后A.B的共同速度
(6)当木板B为多长时,A恰好没从B上滑下(木板B至少为多长,A才不会从B上滑下)
13.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R=1.0m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
,C为轨道最低点,D为轨道最高点,一个质量m=0.5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
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重力加速度
,试求:

(1)小球抛出点A距圆弧轨道B端的高度h
(2)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能否到达轨道最高点D?若能到达,试求对D点的压力
,若不能到达,试说明理由




(1)小球抛出点A距圆弧轨道B端的高度h
(2)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能否到达轨道最高点D?若能到达,试求对D点的压力

14.
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离子从P(0,h)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第一象限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并沿着y轴负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然后离子经过y轴上的M(0,-2h)点,进入宽度为h的无场区域,如图所示,再进入另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最后回到P点。不计重力,试求:
【小题1】初速度v0
【小题2】电场强度E
【小题3】从P点出发到再次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
【小题1】初速度v0
【小题2】电场强度E
【小题3】从P点出发到再次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

5.实验题- (共1题)
15.
某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它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处安装两个光电门,然后在高处的光电门正上方一定距离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下落中小球球心经过两光电门的光束,光电门显示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
(1)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它还必须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的直径D
C.两光电门中心的距离L
D.小球在两光电门中心间运动的时间
(2)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比较小球在两光电门间运动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与小球增加的动能△Ek是否相等,若运用所测物理量及相关常量表示,则△Ep =_________;△Ek =__________。
(3)为减小实验误差,对选择小球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它还必须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的直径D
C.两光电门中心的距离L
D.小球在两光电门中心间运动的时间

(2)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比较小球在两光电门间运动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与小球增加的动能△Ek是否相等,若运用所测物理量及相关常量表示,则△Ep =_________;△Ek =__________。
(3)为减小实验误差,对选择小球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