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摩擦力的方向有时与它们间的弹力方向平行,有时与弹力方向垂直 |
C.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
B.用手竖直握住一瓶子,此时瓶子受重力一定与手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相平衡 |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
4.
物理老师的茶杯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
A.该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茶杯的重力 |
B.该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C.该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桌子 |
D.该茶杯的重心一定在杯子的底面上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和它的几何中心是同一位置 |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
C.放在粗糙斜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受到斜面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
D.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不可能产生摩擦力 |
6.
如图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对C有向下的压力作用
B. 物体A和B对地面都有压力作用
C. 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
D. 物体A对B的压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

A. 物体A对C有向下的压力作用
B. 物体A和B对地面都有压力作用
C. 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
D. 物体A对B的压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
7.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力为G的物体按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墙面与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增大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 | B.当水平力增大为2F时,摩擦力为2μF |
C.当F增大时,物体与墙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 | D.不论F如何增加,摩擦力始终为μG |
8.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如图所示,将一花瓶置于桌面上的桌布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桌布迅速抽出,花瓶发生了平移,但最终并没有滑出桌面,这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花瓶、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


A.桌布对花瓶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
B.花瓶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滑动的时间不相等 |
C.桌布对花瓶摩擦力的冲量与桌面对花瓶摩擦力的冲量相同 |
D.若増大水平拉力,更快地将桌布拉出,则花瓶可能滑出桌面 |
9.
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型容器,筒壁竖直,游客进入容器后靠筒壁站立,当圆筒开始转动后,转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塌落,游客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这是因为( )
A.游客处于超重状态 | B.游客处于失重状态 |
C.筒壁对游客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 D.游客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4题)
12.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才有可能施加弹力 | B.物体对支持面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C.轻杆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杆的直线上 | D.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1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B.挂在绳上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引起的 |
C.静摩擦力不仅能存在于两静止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两运动物体之间 |
D.当两粗糙物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时,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木块在质量为m1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件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m2g |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2+m1)g |
C.当F>μ1(m2+m1)g时,长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15.
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 |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 | 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
4.填空题- (共2题)
5.解答题- (共3题)
18.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30°,贴着光滑斜面的物体A的质量mA=0.6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kg,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平行于斜面,A和B恰好一起匀速向下运动.取g=10N/kg,求:

(1)绳的拉力大小和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2)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

(1)绳的拉力大小和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2)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
19.
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L="5" m、倾角α=30°、始终以v="3"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始终绷紧)。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下,经过t="2" s到达下端。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6.实验题- (共2题)
21.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小题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小题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小题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小题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22.
(9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
(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
(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测量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大小F/N | 0 | 0.49 | 0.98 | 1.47 | 1.96 | 2.45 |
弹簧总长x/cm | 6 | 7.16 | 8.34 | 9.48 | 10.85 | 11.75 |

(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
(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
(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