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2.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某人设计如下实验:
第一步:将一植株保留一叶片(a)和一幼嫩果实(c),b为叶片和果实连接的茎.
第二步:把处理好的植株放入一透明小室,并放到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
第三步:向小室充入一定量14CO2,密封小室,立即用仪器测定abc三处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并记录.
第四步: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单选题- (共2题)
11.
为了实现除地球极地等少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理论上须发射三颗通信卫星,使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假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直线距离为()
A.![]() | B.![]() | C.![]() | D.![]() |
12.
一自耦调压变压器(可看做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移动滑动触头P可改变副线圈匝数.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 900匝,原线圈匝数为1 100匝,接在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源上,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 ( )


A.交流电源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220sin 100πt V; |
B.P向上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最大显示示数为380![]() |
C.P向下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减小; |
D.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
3.解答题- (共2题)
13.
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火车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相邻的两个10s内,列车从他跟前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m,求:
(1)火车的加速度;
(2)人开始观察时火车的速度大小.
(1)火车的加速度;
(2)人开始观察时火车的速度大小.
14.
如图所示,AB段为一半径R=0.2 m的光滑
圆弧轨道,EF是一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上有一质量为0.1 kg的薄木板CD,开始时薄木板被锁定.一质量也为0.1 kg的物块(图中未画出)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B点后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恰好以平行于薄木板的方向滑上薄木板,在物块滑上薄木板的同时薄木板解除锁定,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物块和薄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已知物块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g=10 m/s2,结果可保留根号)求:

(1)物块到达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滑上薄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3)达到共同速度前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及从物块滑上薄木板至达到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



(1)物块到达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滑上薄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3)达到共同速度前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及从物块滑上薄木板至达到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
4.实验题- (共1题)
15.
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静止在固定的绝缘支架上.现设法给小球一个瞬时的初速度v0使小球水平飞出,飞出时小球的电荷量没有改变.同一竖直面内,有一个固定放置的圆环(圆环平面保持水平),环的直径略大于小球直径,如图甲所示.空间所有区域分布着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分布在竖直方向的带状区域中,小球从固定的绝缘支架水平飞出后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竖直进入圆环.已知固定的绝缘支架与固定放置的圆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s,支架放小球处与圆环之间的竖直距离为s,v0>
,小球所受重力不能忽略.求:

(1)空间所有区域分布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宽度S,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3)小球从固定的绝缘支架水平飞出到运动到圆环的时间t.


(1)空间所有区域分布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宽度S,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3)小球从固定的绝缘支架水平飞出到运动到圆环的时间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