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x,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
( )
( )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20N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倾斜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已知倾斜绳与水平绳间的夹角为120o,A物体重40N,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3受力个数为( )


A.3个 |
B.4个 |
C.5个 |
D.6个 |
3.
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半径为R、圆心为O(图中未画出)的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记为L,不计所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若L = R,则![]() |
B.平衡时,若L = 1.2R,则M = 0.56m |
C.平衡时,若![]() |
D.平衡时,若L越大,则M与m的比值越大 |
4.
为了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我国宇航员王跃和俄罗斯宇航员一起进行了“模拟登火星”的实验活动,假设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1∶2,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9。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自转的影响,则
A.火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9 |
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
C.火星的密度为![]() |
D.若王跃以相同初速度在火星表面与地球表面能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之比为9∶2 |
5.
如图所示,真空中两等量异种电荷P、Q固定于一等腰梯形ABCD两腰的中点处,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时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定正确的是( )

A. P是正电荷,Q是负电荷
B. 若将该试探电荷由B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保持不变
C. 若将该试探电荷由C点移动到D点,将克服电场力做功
D. 该试探电荷在A、C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相等

A. P是正电荷,Q是负电荷
B. 若将该试探电荷由B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保持不变
C. 若将该试探电荷由C点移动到D点,将克服电场力做功
D. 该试探电荷在A、C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相等
2.多选题- (共2题)
6.
如图为“阿特伍徳机”模型,跨过光滑且质量不计的定滑轮用轻绳栓接质量为m和2m的物体甲、乙。将两物体置于同一高度,将装置由静止释放,经一段时间甲、乙两物体在竖直方向的间距为
,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在该过程中( )



A.甲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 B.乙的机械能减少了![]() |
C.轻绳对乙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乙的重力所做的功 | D.甲的重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小于甲增加的动能 |
7.
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垂直y轴进入匀强磁场,如图所示。运动中经过b点,Oa=Ob,若撤去磁场加一个与y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仍以v0从a点垂直y轴进入电场,粒子仍能通过b点,那么磁感应强度B与电场强度E之比和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1与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2之比为( )


A.B∶E=2∶V0 |
B.B∶E=1∶2V0 |
C.t1∶t2=![]() |
D.t1∶t2=![]() |
3.填空题- (共2题)
8.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其振幅为4cm,在x轴上有坐标分别为x =" 1" m和x =" 3" m的两质点a、b,t = 0时刻,a、b的位移均为+2 cm,且a点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b点振动方向与a点相反。若波长λ > 4 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E.某时刻a、b两质点的振动方向有可能相同
A.该波沿+x方向传播 |
B.a、b两质点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反 |
C.当a质点速度最大时,b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
D.当b质点的位移为+4cm时,a质点的位移为负值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E.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A.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 |
B.气体分子的体积大小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跟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 |
C.一定质量的0℃的冰熔解为0℃的水,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 |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
4.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斜面倾角θ=37°,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板,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也为m=1kg的金属块(可看成质点),t=0时刻金属块的速度为v0=20m/s。方向沿斜面向上,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眼斜面向上的拉力F=14N,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当t=2s时撤去拉力F,已知金属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1=0.25,木板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前2s内金属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2)从t=0到金属块速度减小到0的过程中木板在斜面上的位移(此过程金属块始终未离开木板,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前2s内金属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2)从t=0到金属块速度减小到0的过程中木板在斜面上的位移(此过程金属块始终未离开木板,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水平轨道AB连接着一圆形轨道,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荷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离圆形轨道最低点B相距为L处的C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水平轨道运动。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水平轨道和圆形轨道均绝缘,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小球由C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t;
(3)小球运动到与圆形轨道圆心O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大小vD;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小球由C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t;
(3)小球运动到与圆形轨道圆心O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大小vD;
12.
如图所示,两玻璃管内径相同,底部用内径很细的细管相连,开始两管内水银面相平,左右管内水银柱长均为15 cm,左右管内空气柱高均为30 cm,现用阀门将右管口封闭,并用活塞封闭左管口,缓慢推动活塞压缩左管内气体,使左管内的水银恰好全部进入右管,然后保持活塞位置不动。已知大气压为75 cmHg,细管容积忽略不计,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i)左管活塞下移的距离;
(ii)将右管上端的阀门缓慢开启,计算说明右管内水银是否会溢出。

(i)左管活塞下移的距离;
(ii)将右管上端的阀门缓慢开启,计算说明右管内水银是否会溢出。
5.实验题- (共1题)
13.
某同学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器材,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力传感器固定在墙上,轻绳分别跨过固定在滑块上和固定在长木板末端的滑轮,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竖直悬挂一砂桶,砂桶距地面足够远.调节两滑轮的位置使轻绳与长木板平行,不计轻绳与各滑轮之间的摩擦.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m,由纸带上的点求出加速度a.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
B.使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 |
C.将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 |
D.用天平测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