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如图甲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º的固定粗糙斜面上,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 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斜面足够长,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º=0.6,cos37º=0.8,g取10 m/s2)


A.拉力F的大小为20 N |
B.物体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为3 s |
C.0~1 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00 W |
D.t=4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 m/s |
2.选择题- (共6题)
4.
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
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5.
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
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3.多选题- (共1题)
8.
自1957年世界上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现在已经能成功地把探测器送到火星上。我国已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系数G的大小 |
B.若地球卫星的轨道越高,其运行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
C.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定值且可以定点在北京正上空运行 |
D.若已知引力常量G、探月卫星到月球中心的距离r和绕月球运行的周期T,可估算月球的质量 |
4.填空题- (共1题)
9.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可视为质点),m<M。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
(i)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ii)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A.![]() ![]() |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 |
(i)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ii)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5.实验题- (共1题)
10.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点未画出,另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所示。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cm、86.00cm、130.50cm。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B=___ m/s,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 J,动能增加了__ J(最后两问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还可以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 m/s2,则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___N。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B=___ m/s,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 J,动能增加了__ J(最后两问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还可以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 m/s2,则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___N。
6.-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