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2.单选题- (共4题)
11.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 | 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
13.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属于匀变速运动 |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
D.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分别为![]() ![]() ![]() |
14.
中国已进入动车时代,在某轨道拐弯处,动车向右拐弯,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高一些,如图所示,动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动车轮缘与内、外侧轨道无挤压,则动车拐弯时的速度应为( )


A.![]() | B.![]() | C.![]() | D.![]() |
3.多选题- (共3题)
15.
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惯性是由物体的速度和质量共同决定的 |
B.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彼此独立 |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
16.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连着物块,
为弹簧原长(图中O点位置)。开始时用外力把物块拉至P点不动,松开后,物块在粗糙地面上向左运动,无往返,运动至Q点停下。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运动至O点时有最大速度 |
B.P与O点距离等于Q与O点距离 |
C.物块到达Q点前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D.物块速度最大位置在P与O之间的某点 |
4.解答题- (共4题)
18.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水平地面的上方由静止释放,物体下落至碰地后第一次竖直反弹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碰地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求:


(1)试在图中画出1.5s内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只画图,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2)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速度改变
及1.5s内物体的位移。


(1)试在图中画出1.5s内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只画图,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2)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速度改变

19.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轻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求:

(1)细绳对B球的拉力;
(2)A球的质量.

(1)细绳对B球的拉力;
(2)A球的质量.
20.
(14分)为把货箱送到高处,搭成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先用机械杆把货箱推至皮带底端,然后经传送带把货箱送至预定位置。A处每隔1秒就有静止的质量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被机械杆向左推出,机械杆对货物的推力F为恒力,大小为
,与水平面间夹角
,行至B点时撤掉F,因水平面与皮带间有转角,货物经B点时速度会突减一半,传送带若不转动,货物到达顶端的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C点处的工人立刻将货物搬走。已知AB的长度L=16m,货物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传送带BC的长度
,动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倾角
,(
)试求:

(1)传送带与货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2)为了加快货物的传送速度,C点处的工人转身去开动传送带开关,使传送带立刻获得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传送带开始动转时恰好有一货箱到达了C点,工人却未能及时将其搬走而造成与下一个货箱在传送带上相撞。求这两个货物箱在传送带上相撞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
。








(1)传送带与货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为了加快货物的传送速度,C点处的工人转身去开动传送带开关,使传送带立刻获得


21.
如图所示,平台上的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进入光滑的BC斜面,经C点进入粗糙平面CD时速率不变,最后进入悬挂在O点并与水平面等高的弧形轻质筐内。已知小球质量为
=0.2kg,A、B两点高度差h=0.2m,BC斜面高2h,倾角
,悬挂弧筐的轻绳长为3h,CD段动摩擦因数为0.2,CD段长为1m,小球看成质点,轻质筐的质量忽略不计,弧形轻质筐的大小远小于悬线长度,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

(1)B点与抛出点A的水平距离x;
(2)小球运动至C点的速度
大小;
(3)小球进入轻质筐后瞬间,绳子的拉力
的大小。



(1)B点与抛出点A的水平距离x;
(2)小球运动至C点的速度

(3)小球进入轻质筐后瞬间,绳子的拉力

5.实验题- (共3题)
22.
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其中计数点间还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
,BD间的距离为
,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





23.
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贴有带方格白纸的木板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紧贴木板用两个弹簧称把已知重力为4N的物块用细线悬挂起,物块保持静止,如图11所示,记下两弹簧称的拉力方向,读出两弹簧称的示数,
,
。取下弹簧称后,以小方格边长为1N做标度,请你在方格纸内完成余下的作图步骤,以验证:求两力合力时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24.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及其所受合外力,现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如图12-1所示。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导轨上的小孔喷出的气流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使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光电门可显示滑块上细窄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的时间分别记为
和
,
挡光条宽度为
,两光电门间距为
。

⑴保持滑块质量不变,让滑块在砝码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通过增减砝码的数量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在表1中记录下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
表1滑块质量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滑块质量
)


①滑块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计算式
,滑块的加速度计算式为
;
②在此实验中,需要保证在增加砝码时M >>m,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依表1中的数据,在图中坐标系中做出
图像,并写出实验结论: 。
⑵保持滑块的受力不变,通过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橡皮泥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多次,按表2中各项物理量记下实验数据。
表2滑块所受拉力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拉力
)

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能直观的表达出实验结论,请你以表2为依据,纵坐标为加速度
,横坐标物理量应该为 ,理由是 。


挡光条宽度为



⑴保持滑块质量不变,让滑块在砝码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通过增减砝码的数量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在表1中记录下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
表1滑块质量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滑块质量



①滑块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计算式


②在此实验中,需要保证在增加砝码时M >>m,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依表1中的数据,在图中坐标系中做出

⑵保持滑块的受力不变,通过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橡皮泥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多次,按表2中各项物理量记下实验数据。
表2滑块所受拉力不变时的实验数据(拉力


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能直观的表达出实验结论,请你以表2为依据,纵坐标为加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