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第四章过关检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1066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8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劈与竖直墙壁之间放置一光滑球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球B上施一通过球心的力F,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所受合外力增大
B.B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A对地面的摩擦力将小于B对墙壁的压力
2.
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B.(MmgF
C.(MmgFsinθD.(MmgFsinθ
3.
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越难停下来,说明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汽车突然减速时,车上的人向前倾,拐弯时人会往外甩,而汽车匀速前进时,车上的人感觉平衡,说明突然减速和转弯时有惯性,匀速运动时没有惯性
C.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D.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运动的火车上,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后,发现落回原处,这是因为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人落下后必定向后偏些,但因时间太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4.
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静的水面上,静止着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人,人从静止开始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船向相反方向运动
B.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燃气,从而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动力
C.如图所示,是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向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5.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0m的物块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且m0>m,将它们用通过轻而光滑的定滑轮的细线连接。如果按图甲装置在水平桌面上,两物块刚好做匀速运动。如果互换两物块按图乙装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共同加速度大小为(  )
A.gB.gC.gD.上述均不对
6.
.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3-6-11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6-11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2.选择题(共2题)

7.关于图中酸雨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8.关于图中酸雨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2题)

9.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6s后的速度﹣时间图象没有画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 N
B.物块的质量为4.5 kg
C.物块在6 s~9 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
D.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
10.
城市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BO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AO和杆BO的重力均忽略不计。已知BO始终水平,AOBO的夹角为θ,所悬挂物体的质量为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钢索AOO点的拉力为
B.杆BOO点的支持力为mgtan θ
C.A点距B点的距离越近,杆BOO点的支持力越大
D.无论增大还是减小AB两点间的距离,AOO点的拉力与杆BOO点的支持力的合力始终保持不变

4.填空题(共1题)

11.
如图所示,长为5 m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 m的两杆的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连着一个重为12 N的物体平衡时,绳的张力T=______。

5.解答题(共2题)

12.
如图甲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0 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
13.
如图所示,一物块P质量m="2" kg,由平面上A点开始以速度v0="4" m/s向A点右侧运动,物块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运动x1="3" m 后滑上传送带BC。已知传送带足够长且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1" m/s逆时针转动。(g取 10 m/s2)求:

(1)物块向右运动距A点的最大距离;
(2)物块最后停下来时距A点的距离。

6.实验题(共1题)

14.
如果要较准确地“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则需利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滑轮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O对齐。

(1)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其中打E点的速度 vE=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某同学已求得ABCD四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0.078 m/s、0.12 m/s、0.16 m/s、0.20 m/s。试根据以上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v-t图象。要求标明坐标及其单位,坐标的标度值(即以多少小格为一个单位)大小要取得合适,使作图和读数方便,并尽量充分利用坐标纸。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a=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