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压轴卷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1003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3

1.单选题(共3题)

1.
用一根绳子轻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已知物块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C.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D.时间内物块上升的高度为
2.
如图所示,两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弹珠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小孩在极短时间内给第一个弹珠一个水平冲量使其向右运动,当第一个弹珠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二个弹珠发生弹性正碰,碰后第二个弹珠运动了2L后停下。已知弹珠所受阻力大小恒为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孩对第一个弹珠
A.施加的冲量为
B.施加的冲量为
C.做的功为kmgL
D.做的功为3kmgL
3.
对于物体经历的一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变化为零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时,摩擦力做功一定为零
C.物体运动中动能不变时,合外力总功一定为零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变化一定为零

2.解答题(共3题)

4.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5.
如图所示,半径为L1=2m的金属圆环内上、下半圆各有垂直圆环平面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长度也为L1、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一端处于圆环中心,另一端恰好搭接在金属环上,绕着a端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为。通过导线将金属杆的a端和金属环连接到图示的电路中(连接a端的导线与圆环不接触,图中的定值电阻R1R,滑片P位于R2的正中央,R2的总阻值为4R),图中的平行板长度为L2=2m,宽度为d=2m.图示位置为计时起点,在平行板左边缘中央处刚好有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0.5m/s向右运动,并恰好能从平行板的右边缘飞出,之后进入到有界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左边界为图中的虚线位置,右侧及上下范围均足够大。(忽略金属杆与圆环的接触电阻、圆环电阻及导线电阻,忽略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忽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的电磁辐射的影响,不计平行金属板两端的边缘效应及带电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在0~4s内,平行板间的电势差UMN
(2)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
(3)在上述前提下若粒子离开磁场后不会第二次进入电场,则磁感应强度B2应满足的条件。
6.
在同一水平面中的光滑平行导轨P、Q相距L=1m,导轨左端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间距离d=10mm,定值电阻R1=R2=12Ω,R3=2Ω,金属棒ab电阻r=2Ω,其它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竖直穿过导轨平面,当金属棒ab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悬浮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质量m=1×10﹣14kg,带电量q=﹣1×10﹣14C的微粒恰好静止不动.取g=10m/s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运动速度保持恒定.试求:

(1)匀强磁场的方向;
(2)ab两端的路端电压;
(3)金属棒ab运动的速度.

3.实验题(共1题)

7.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发现实验数据误差很大,怀疑电源的频率不是50Hz,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电源的频率.已知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为m=0.1kg,小车的质量为M=0.4kg,不计摩擦阻力,g取10m/s2.图乙为某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三个点未画出.

(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
(2)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可求出电源的频率为_____Hz;
(3)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