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2015年1月14日,“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蛟龙”号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假设在某次实验时,“蛟龙”号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 min内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次下潜的最大深度为360m |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
C.0~4min内平均速度为1m/s |
D.0~1min和8~10min的时间内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 |
2.
如右图所示是法拉第做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模型的原理图.将铜盘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铜盘;图中a、b导线与铜盘的中轴线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转动铜盘,就可以使闭合电路获得电流.若图中铜盘半径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回路总电阻为R,从上往下看逆时针匀速转动铜盘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路中有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
B.回路中电流大小恒定,且等于![]() |
C.回路中电流方向不变,且从a导线流进灯泡,再从b导线流向旋转的铜盘 |
D.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正弦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灯泡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
3.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物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其中AB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x1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最小 |
B.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C.0~x3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D.0~x2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
4.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多选题- (共2题)
5.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2015年4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下一个超级武器揭露:卫星毁灭者》的文章,援引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指挥官——空军中将杰·雷蒙德的话,称目前中国正在建设强大的反卫星力量,使北京能够对低轨卫星构成致命威胁。在早期的反卫星试验中,攻击拦截方式之一是快速上升式攻击,即“拦截器”被送入与“目标卫星”轨道平面相同而高度较低的追赶轨道,然后通过机动飞行快速上升接近目标将“目标卫星”摧毁。图为追赶过程轨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目标卫星”,B是“拦截器” |
B.“拦截器”和“目标卫星”的绕行方向为图中的顺时针方向 |
C.“拦截器”在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会增大 |
D.“拦截器”的加速度比“目标卫星”的加速度大 |
6.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R、L和D分别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电感线圈和灯泡。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u的频率为50 Hz | B.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
C.有光照射R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D.抽出L中的铁芯,D变暗 |
3.解答题- (共2题)
7.
银川“檀溪谷温泉水世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水上乐园,是夏季银川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如图为其某水上滑梯示意图,滑梯斜面轨道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底部平滑连接一小段水平轨道(长度可以忽略),斜面轨道长L=8 m,水平端与下方水面高度差为h=0.8 m。一质量为m=50 kg的人从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若忽略空气阻力,将人看成质点,人在轨道上受到的阻力大小始终为f=0.5mg。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sin 37°=0.6。求:


(1)人在斜面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
(2)人滑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3)人的落水点与滑梯末端B点的水平距离。


(1)人在斜面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
(2)人滑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3)人的落水点与滑梯末端B点的水平距离。
8.
图示是甲、乙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正碰前的位移时间图象及碰撞后甲的位移时间图象(乙碰后的位移时间图象没有画出),已知甲的质量为l kg,乙的质量为3 kg.

①求碰后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
②试判断碰撞过程是不是弹性碰撞.

①求碰后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
②试判断碰撞过程是不是弹性碰撞.
4.实验题- (共1题)
9.
某同学想测出银川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

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 cm、39.15 cm、73.41 cm、117.46 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 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银川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 cm、39.15 cm、73.41 cm、117.46 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 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银川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