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伽利略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写道:“我们将木板的一头抬高,使之略呈倾斜,再让铜球由静止滚下……为了測量时间,我们把一只盛水的大容器置于高处,在容器底部焊上一根口径很细的管子,用小杯子收集每次下降时由细管流出的水,然后用极精密的天平称水的重量”,若将小球由静止滚下的距离记为L,对应时间内收集的水的质量记为m,则L与m的比例关系为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定值电阻R1=5Ω,R2=10Ω,a、b两端接交流电,其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该电路的电功率为



A.15W | B.![]() | C.30 W | D.60 W |
2.多选题- (共3题)
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a点为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C点与圆心O等高,a、b间距为R。一轻质弹簧的原长为1.5R,它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一小圆环,小圆环套在圆轨道上。某时刻,将小圆环从b点由静止释放,小圆环沿轨道下滑并通过d点。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圆环从b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 |
B.小圆环从b点运动至d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其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C.小圆环运动至c点时的速度大于![]() |
D.小圆环运动至d点时的速度小于![]() |
6.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区域,其下方埋有与地面平行的金属管线。为探侧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走向和埋覆深度,先让金属管线载有电流,然后用闭合的试探小线圈P(穿过小线圈的滋场可视为匀强磁场)在地面探侧。
如图2所示,将暴露于地面的金属管接头接到电源的一端,将接地棒接到电源的另一端,这样金属管线中就有沿管线方向的电流。使线圈P在直线AC上的不同位置保持静止(线圈平面与地面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将线圈P静置于B处,当线圈平面与地面平行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当线圈平面与射线BD成45°角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如图2所示,将暴露于地面的金属管接头接到电源的一端,将接地棒接到电源的另一端,这样金属管线中就有沿管线方向的电流。使线圈P在直线AC上的不同位置保持静止(线圈平面与地面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将线圈P静置于B处,当线圈平面与地面平行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当线圈平面与射线BD成45°角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2中的电源为恒定直流电源 |
B.金属管线沿AC走向 |
C.金属管线的埋覆深度为![]() |
D.线圈P在D处,当它与地面的夹角为45°时,P中的感应电流可能最大 |
3.解答题- (共2题)
7.
质量为m=1kg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固定斜面的底端沿斜面上滑,规定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在上滑过程中,滑块的机械能E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重力势能EP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Om/s2,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8.
如图所示,Oxy为直角坐标系,在-d≤x≤o范圈内有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x≤-d和x≥0范圈内有方向均垂直于Ox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带正电的粒子从(-d,0)处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0射入电场,从y轴上的P1(0, )点第一次离开电场,从y轴上的M1(0,d)点第二次进入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比值;
(2)粒子第3次在右侧磁场(x≥0)运动的过程中,到y轴的最远距离。

(1)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比值;
(2)粒子第3次在右侧磁场(x≥0)运动的过程中,到y轴的最远距离。
4.实验题- (共1题)
9.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将它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L;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托盘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从固定在滑块上的拉力传感器读出细线拉力的大小F,从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
⑤用天平称出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回答下列问题:
(1)以滑块(包含遮光条和拉力传感移)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 (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则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2)关于本实验,某同学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3)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和实验测得的物理量,根据“mg-F=ma”,可以计算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若不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计算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1;
若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计算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2,则m1____ m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将它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L;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托盘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从固定在滑块上的拉力传感器读出细线拉力的大小F,从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
⑤用天平称出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回答下列问题:
(1)以滑块(包含遮光条和拉力传感移)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 (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则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2)关于本实验,某同学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A.理论上,遮光条的宽度越窄,途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
B.牵引滑块的细绳应与导轨平行 |
C.需要考虑托盘和砝码受到的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必须远小于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
若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计算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2,则m1____ m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