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一质点在0~10 s内,其v-t图象的图线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圆弧,则( )


A.0时刻,质点的加速度等于0 |
B.10 s内质点的位移约为21.5 m |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1m/s2时的速度等于4.5 m/s |
D.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
2.
如图所示,a、b 两小球通过轻质细线连接跨在光滑轻质定滑轮( 视为质点)上.开始时,a 球放在水平地面上,连接 b 球的细线伸直并水平.现由静止释放 b 球,当连接 b 球的细线摆到竖直位置时,a 球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 0.则 a、b 两球 的质量之比( )


A.3∶1 | B.2∶1 | C.3∶2 | D.1∶1 |
3.
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相距为4L,其连线中点为O,以O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与两点电荷间的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分别交于a、b和c、d。则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c、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C.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到b点,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D.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其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4.
L形的光滑金属轨道AOC,AO沿竖直方向,OC沿水平方向,PQ是如图所示地放在导轨上的一根金属直杆,直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Q端始终在OC上。空间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则在PQ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的方向始终是由P→Q,PQ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杆向左 |
B.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由P→Q,后是由Q→P,PQ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先垂直于杆向左,后垂直于杆向右 |
C.感应电流的方向始终是由Q→P,PQ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杆向右 |
D.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由Q→P,后是由P→Q,PQ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先垂直于杆向右,后垂直于杆向左 |
2.多选题- (共4题)
5.
如图所示,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长为1m,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质量为1 kg的小球套在杆上,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球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已知拉力F的方向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30°,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A.拉力F与杆之间的夹角为30。时,F的值最小 |
B.拉力F的最小值为5![]() |
C.拉力F的大小可能为15 N |
D.拉力F做功的最小值为5J |
6.
2017年2月24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外的水瓶座,发现了围绕恒星“Trappist - 1“运行的7个类地行星,其中排列第5的行星“f”(可视为均力球体,且不考虑其白转运动)被认为最适宜人类居住。假设该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他到恒星巾心的距离为r,该行星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为![]() |
B.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C.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D.该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 |
7.
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为16 m的两个质点,波先传到P点, 从波传到Q点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E. 在一个周期内,P、Q两点振动方向相同的时间为1s

A.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10 s |
C.该波的波长可能为16 m |
D.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1 m/s |
8.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理想二极管和两电阻值均为6 Ω的灯泡。当原线圈中输入的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70.7 V B.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2
C. 灯泡a消耗的电功率为50/3W D. 灯泡b 消耗的电功率为25/3W

A. 电压表的示数为70.7 V B.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2
C. 灯泡a消耗的电功率为50/3W D. 灯泡b 消耗的电功率为25/3W
3.解答题- (共2题)
9.
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右端叠放着物块B,左端恰好在O点,水平面以O点为界,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块C(可以看作质点)和D间夹着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并用细线锁住,两者以共同速度v0="8" m/s向右运动,某时刻细线突然断开,C和弹簧分离后,撤去D,C与A碰撞并与A粘连(碰撞时间极短),此后,AC及B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A、B、C、D的质量均为m="l" kg,木板A的长度l= 5m,A、C与粗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长木板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
(2)烧断细线之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3)最终物块B离长木板A左端的距离。
(1)长木板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
(2)烧断细线之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3)最终物块B离长木板A左端的距离。

10.
如图所示,在y轴的右方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x轴的下方有一方向平行x轴向左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由静止经过加速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并从y轴的A点垂直y轴进入第一象限,而后从x轴上的P处以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60°的方向进入第四象限,最后到达y轴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已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求:

(1)A点的坐标。
(2)粒子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


(1)A点的坐标。
(2)粒子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
4.实验题- (共1题)
11.
林玲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2)林玲、洪红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如图中I、Ⅱ两条直线。设两同学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I、mⅡ,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I、μⅡ,则由图可知,mI________mⅡ,μI________μⅡ。(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
B.在调节木板的倾斜度来平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的倾斜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