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恩施高中、郧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0839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6

1.单选题(共8题)

1.
如左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2的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运转,某时刻质量为m=5kg 的箱子以v1的初速度从左端向右水平滑上传送带,经过6s后,箱子滑离传送带,从箱子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的整个过程中,箱子的v-t图像如右图所示。关于传送箱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传送带左右两端长度为36m
B.箱子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传送带对箱子做功为80J
D.传送箱子过程中摩擦产热为80J
2.
小球以v0=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前2s内的位移与前4s内的位移相等B.2s末的速度与4s末的速度相等
C.2s末的动能与4s末的动能相等D.前2s内重力做功与前4s内重力做功相等
3.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C.摩擦力方向总是与对应的弹力垂直D.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4.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光滑的杆上套有质量为m=1kg的珠子,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栓接在珠子上,杆上标记有ABC三点,其中A点与O点等高,且OA的距离为8cm,BC点与O点的连线分别与竖直方向成α角和β角,其中sinα=,现将珠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珠子将先后经过B、C两点,并能滑倒C点下方,若珠子经过B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经过C点时速度最大,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 )

A. 珠子从AC的一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 珠子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C. 弹簧的劲度系数
D. 珠子在C点时具有的动能为
5.
如图所示,一条小河宽d=100m,河中各处水的流速均匀,且水速的大小为v=1m/s,O点为岸边一点,AO点正对岸的一点。一只小船(可视为质点)从O点保持船头始终与岸成α=530的角匀速驶向对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u=5m/s。已知sin530=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到达对岸的位置在A
B.船到达对岸的位置离A点50m
C.船过河需要20s的时间
D.若水流速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船过河时间将缩短
6.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管做何种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方向总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
B.平抛运动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大
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的
D.地球绕太阳从近日点向远日点做椭圆运动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
7.
如图所示,A、B两小物块放在一个水平的圆盘上,离圆盘中心O的距离分别为rA=3RrB=2R,它们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圆盘绕着过O点的竖直轴转动的角速度ω从零开始缓慢增大时,哪个物块相对圆盘先滑动?

A. 物块A先滑动    B. 物块B先滑动
C. 同时开始滑动    D. 由于两物块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判断
8.
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物块又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如果以物块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沿运动方向建立x轴,则物块的动能Ek随位置坐标x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已知量,根据图像可以求出下面哪些量(    )
A.物块的质量B.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C.水平拉力大小D.物块在前0~2m和后2m~4m内的加速度

2.多选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O为圆心,从与O点等高处的A点以速度v0正对着圆心平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再次落到圆上。改变小球的初速度v0,则t也随之改变。如果tv0间的函数图像如下图。取g=10m/s2,且不计空气阻力,根据图像上的坐标信息可以求得(   )
A..R=1mB.v1=m/sC.v2=5m/sD.v3=m/s
10.
如图所示,两颗个人造地球卫星AB围绕地球E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A的轨道半径为rA,运行周期为TA;卫星B的轨道半径为rB。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   )
A.卫星B的运行周期B.地球的质量
C.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D.地球的半径
11.
长为L的斜面倾角为α,固定在地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小物块在斜面顶端具有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时,它能沿斜面减速下滑到斜面底部。则物块在该下滑的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减少了mgLsinαB.动能减少了μmgLcosα
C.机械能减少了μmgLcosα-mgLsinαD.系统因摩擦产热为μmgLcosα

3.解答题(共3题)

12.
如图所示,ABC为一个竖直固定的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圆环管道,管道内壁光滑,内径远远小于圆环半径,计算中可以忽略,DE是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质量为m的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通过一根穿过管道的轻线连接一质量为3m的物块。初开始物块在桌面上位于C点正下方的P点,小球在管道最低点A处,线处于张紧状态,测得线的总长度为L=πR,现在突然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物块将向左运动而带动小球上升,当小球到达最高点B时,管道的外壁对小球有一个向内的大小为N=3mg的弹力。

(1)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1=?
(2)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线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多少功?
(3)物块开始运动的初速度v0=?
13.
某日午休,zhangsir在办公室小憩,忽闻呓语:“我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很奇妙,虽然牛顿第二定律和其他的运动学公式仍然成立,但两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居然与他们的质量之和成正比,与其间的距离也成正比,满足 ,其中,m1m2为两质点的质量,L为两质点的距离,k为这个世界的引力常量。”
(1)zhangsir梦境中还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质量为m的卫星绕质量为M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r的圆运动,若zhangsir世界的引力常量k为已知量,则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多大?
(2)如果zhangsir世界真的存在(但引力常量k未知),在这个世界中,相距一定距离、质量分别为M1M2的双星正绕着他们连线上的某点为中心,以周期T匀速圆周旋转着......。试根据这些信息推导zhangsir世界中的万有引力常量k的表达式。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具有v0=1m/s的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此时给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20N、与水平方向成α=370的恒力F,使物块向右运动s=24m的距离,求

(1)此时物块的速度多大?
(2)此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多大?
(3)物块运动24m的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多大?

4.实验题(共2题)

15.
为了测木板与物块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取匀质材料的木板截成两段PQ和ON,将PQ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板的P点固定一个带有刻度尺的竖直立柱。把ONO端用铰链连接在PQ上(ON可绕O点转动),另一端架在立柱的定位螺钉上,上下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木板ON的倾角。实验操作如下:

①让小木块m(视为质点)从木板ON的定位螺钉正上方静止释放,木块将经过O点进入水平木板滑行,并最终停在水平木板上(木块越过O点前后没有机械能损失)。从立柱刻度上读出木块下滑初位置的高度h,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距离s
②上下调节定位螺钉位置,重新实验多次。每次都让小木块从木板ON的定位螺钉上方静止释放,记录每次释放高度h和对应的滑行距离s(见右表)。
根据上述实验操作,回答下面问题:
(1)用s做纵坐标,h做横坐标,建立soh坐标系,根据表格数据描点并描绘出s-h图像______;
(2)利用s-h图像,计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装置图中,铰链O点到立柱的距离OP=________cm
16.
如图所示,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让重锤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对实验过程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_____)
A.实验前必须要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
B.实验需要重复操作几次,打出多条纸带,从中挑选出头两个点之间间距大约为2mm的一条纸带进行测量;
C.更换纸带后的每次操作都必须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为获得重锤的动能,可以先用公式获得重锤的速度。
(2)如果交流电频率是50Hz,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右图,O点为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是纸带上连续的三个计时点,测得OA=9.51cmOB=12.42cmOC=15.70cm,若用OB段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g取9.80m/s2。则单位质量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为ΔEP=______J/kg,单位质量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_____ J/kg。(保留均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