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4 s~6 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前6 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
C.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 s末相遇 |
2.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容器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缓慢注入沙子的过程中,a、b、c均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 |
B.b对c的摩擦力一直变大 |
C.绳对滑轮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 |
D.地面对c的支持力始终不变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块B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量m1的物块A,A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接.释放C,A和B一起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


A.Mg | B.Mg+Ma | C.(m1+m2)a | D.m1a+μ1m1g |
4.
如图所示是真空中重力作用下微粒能量的探测装置。P是一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左发射微粒;高为h的探测屏AB竖直放置,离P点的水平距离为L,上端A与P点的高度差也为h。则


A.初速相等、质量越大的微粒落在上的位置越偏下 |
B.初速越大、质量相等的微粒落在屏上的位置越偏下 |
C.空中飞行时间为![]() |
D.当L=![]() |
5.
有一钚的同位素
核静止在匀强磁场中,该核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x粒子后,变成铀(U)的一个同位素原子核。铀核与x粒子在该磁场中的旋转半径之比为1∶46,则

A.放出的x粒子是![]() |
B.放出的x粒子是![]() |
C.该核反应是核裂变反应 |
D.x粒子与铀核在磁场中的旋转周期相等 |
2.多选题- (共2题)
7.
2018年我国即将发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将首次造访月球背面,首次实现对地对月球中继通信,若“嫦娥四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I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II,由近月点Q登月,如图所示,关于“嫦娥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轨道I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II |
B.沿轨道II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 |
C.在轨道I,II上的P点的加速度相等 |
D.沿轨道II运行时,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
8.
如图,一内壁为半圆柱形的凹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内壁光滑且半径为R,直径水平。在内壁左侧的最高点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P,将P由静止释放,则


A.P在下滑过程中,凹槽对P的弹力不做功 |
B.P在到达最低点前对凹槽做正功,从最低点上升过程中对凹槽做负功 |
C.P不能到达内壁右端的最高点 |
D.凹槽的最大动能是![]() |
3.解答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质量为M=4kg的长木板,在长木板右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长木板与小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
=0.2,长木板与小物块均静止。现用F=14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长木板,经时间t=1s撤去水平恒力F。

(1)在F的作用下,长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刚撤去F时,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3)最终长木板与小物块一同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
(4)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1)在F的作用下,长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刚撤去F时,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3)最终长木板与小物块一同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
(4)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10.
如图所示,一光滑水平桌面AB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相切于C点,且两者固定不动。一长L为0.8 m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
为0.2 kg的小球。当小球在竖直方向静止时,球对水平桌面的作用力刚好为零。现将球提起使细绳处于水平位置时无初速释放。当小球
摆至最低点时,细绳恰好被拉断,此时小球
恰好与放在桌面上的质量
为0.8 kg的小球正碰,碰后
以2 m/s的速度弹回,
将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取g="10" m/s2。求:

(1)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
在半圆形轨道最低点C点的速度为多大?
(3)为了保证
在半圆形轨道中运动时不脱离轨道,试讨论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应该满足的条件。







(1)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

(3)为了保证

4.实验题- (共2题)
11.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 第1 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 当第1 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 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 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 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用此法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消除Δt对本实验的影响.请利用本小题提供的物理量求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用此法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消除Δt对本实验的影响.请利用本小题提供的物理量求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为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和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他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的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后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做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如图乙所示.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打出的纸带如丙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O、A、B、C、D、E、F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为T,OA、AB、DE、EF间距分别为x1、x2、x3、x4,根据纸带求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____.
(2)已知质量m、M,加速度a,则当地的重加速度g=____.
(3)已知质量m、M和长木板的倾角θ,则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第一步:他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的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后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做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如图乙所示.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打出的纸带如丙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O、A、B、C、D、E、F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为T,OA、AB、DE、EF间距分别为x1、x2、x3、x4,根据纸带求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____.
(2)已知质量m、M,加速度a,则当地的重加速度g=____.
(3)已知质量m、M和长木板的倾角θ,则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