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物体放在动摩擦因素为μ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所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和拉力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动摩擦因素μ为( )(g=10m/s2)


A.μ=0.1 | B.μ=0.2 |
C.μ=0.3 | D.μ=0.4 |
2.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


A.m1:m2=1:2 |
B.t2到t3这段时间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
C.物块A、B在t1与t3两个时刻各自的加速度相同 |
D.从开始计时到t4这段时间内,物块A、B在t2时刻相距最远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静止在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 |
B.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mgtanθ |
C.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
D.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
4.
一台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货物竖直吊起(不计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如右下图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t1时刻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最大,此后保持不变,由图可知:( )


A.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
B.起重机的输出功率最大为mgvm |
C.起重机在0~t1时间内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
D.起重机在t1时刻的瞬时输出功率为mgv1 |
5.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 全过程中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 全过程中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
6.
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电荷A、B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杆与AB连线的中垂线重合,C、D是绝缘杆上的两点,ACBD构成一个正方形。一带负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套在绝缘杆上自C点无初速释放,则小球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
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
C.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D.小球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2.解答题- (共4题)
7.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m=0.4kg,它以速度v0=5m/s水平地滑上一辆长为L的静止的平板小车,已知小车质量M=1.6kg,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木块恰好没有滑离小车,地面光滑,g取10m/s2,求:

(1)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
(2)小车的长度L.

(1)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
(2)小车的长度L.
8.
如图所示,透热的气缸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缸体质量M=200kg,活塞质量m=10kg,活塞面积S=100cm2,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为27℃,活塞刚好位于气缸正中间,整个装置都静止,已知大气压恒为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求:

①缸内气体的压强p1;
②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活塞恰好会静止在气缸缸口AB处?


①缸内气体的压强p1;
②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活塞恰好会静止在气缸缸口AB处?
9.
如图1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倾角为
,一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
沿斜面向上运动,若
,则经过
后小物块达到最高点,多次改变
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
,作出
图像,如图2所示,(g取
),则:

(1)若斜面光滑,求斜面倾角
;
(2)更换另一倾角
的斜面,当小物块以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扔经过
到达最高点,求它回到原来位置的速度大小;
(3)更换斜面,改变斜面倾角
,得到的
图像斜率为k,则当小物块以初速度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求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多少?









(1)若斜面光滑,求斜面倾角

(2)更换另一倾角



(3)更换斜面,改变斜面倾角



10.
如图1所示,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有磁场分布,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沿y轴方向没有变化,与横坐标x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线是双曲线(坐标是渐近线);顶角
=53°的光滑金属长导轨MON固定在水平面内,ON与x轴重合,一根与ON垂直的长导体棒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沿导轨MON向右滑动,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已知t=0时,导体棒位于顶角O处;导体棒的质量为m=4kg;OM、ON接触处O点的接触电阻为R=0.5Ω,其余电阻不计,回路电动势E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求:

(1)t=2s时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的大小;
(2)在1~2s时间内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冲量大小;
(3)导体棒滑动过程中水平外力F(单位:N)与横坐标x(单位:m)的关系式。


(1)t=2s时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的大小;
(2)在1~2s时间内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冲量大小;
(3)导体棒滑动过程中水平外力F(单位:N)与横坐标x(单位:m)的关系式。
3.实验题- (共3题)
11.
某探究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测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实验桌上固定一斜面,在斜面上距斜面底端挡板一定距离处放置一小滑块,系住小滑块的轻质细线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后系住一小球,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小滑块沿斜面向下运动与挡板相碰,小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先后听到两次碰撞的声音。反复调节滑块的位置,直到只听到一次碰撞的声音。测得此情况下小滑块距挡板的距离x=0.5 m,距桌面距离h=0.3 m,小球下落的高度H=1.25 m,取g=10 m/s2。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则:

(1)小滑块与挡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代入数据得μ=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滑块与挡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代入数据得μ=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为弹簧弹射装置,在内壁光滑、水平固定的金属管中放有轻弹簧,在其两端各放置一个金属小球1和2(两球直径略小于管径且与弹簧不固连),压缩弹簧并锁定。现解除锁定,则两个小球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m1、m2;
②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
③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P、Q。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g)
(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P=____________。

①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m1、m2;
②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
③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P、Q。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g)
A.弹簧的压缩量△x; |
B.两球落点P、Q到对应管口M、N的水平距离x1、x2; |
C.小球直径; |
D.两球从管口弹出到落地的时间t1、t2。 |
13.
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先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的压阻效应,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
(1)为了比较准确测量电阻Rx,请完成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
(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读数为I1,A2读数为I2,得Rx=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图象如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x的阻值随压力F增大而均匀减小外,还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当F竖直向下时可得R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x=________.
A.电源E (3V,内阻约为1Ω) |
B.电流表A1(0.6A, 内阻![]() |
C.电流表A2(0.6A,内阻![]() |
D.开关S,定值电阻![]() |
(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读数为I1,A2读数为I2,得Rx=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图象如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x的阻值随压力F增大而均匀减小外,还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当F竖直向下时可得R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x=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