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增大(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重心在头部的P点,在可绕O转动的颈椎OP(轻杆)的支持力和沿PQ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当低头时,若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与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比值为( )(sin53°=0.8,cos53°=0.6)


A.4 | B.5 | C.![]() | D.![]() |
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灯泡L1与输出电压稳定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通过导线与两个相同的灯泡L2和L3相连,开始时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当S闭合后,所有灯泡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1变亮 |
B.灯泡L2变亮 |
C.原线圈两端电压不变 |
D.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 |
2.多选题- (共3题)
4.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
,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符合实际的是( )



A.![]()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有两个光滑金属“V”字型导轨,空间中存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匀强磁场,其中导轨bac固定不动,用外力F使导轨edf向右匀速运动,导轨间接触始终良好,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关于回路中的电流I的大小和外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如图,在x轴上方存在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在x轴下方存在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的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原点O以与x轴正方向成30°角的速度v射入磁场,其在x轴上方运动的半径为R。则



A.粒子经偏转一定能回到原点O |
B.粒子完成一次周期性运动的时间为![]() |
C.粒子射入磁场后,第二次经过x轴时与O点的距离为3R |
D.粒子在x轴上方和下方的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2 |
3.解答题- (共1题)
7.
如图所示,固定的长直水平轨道MN与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轨道相接,圆轨道半径为R,PN恰好为该圆的一条竖直直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N处,物块A的质量mA=2m,B的质量mB=m,两物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沿轨道向左、右运动,物块B经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mg。已知物块A与MN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两物块刚分离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vB;
(2)物块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1)两物块刚分离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vB;
(2)物块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4.实验题- (共1题)
8.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下列说法中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S位置由 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然后把靶球静置于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多次重复,并找到碰撞后两球各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线段OM、OP、ON的长度),分别用x1、x2、x3表示。入射小球的质量m1,靶球的质量为m2,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则两球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

(1)下列说法中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__。
A.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
B.必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
C.入射球必须比靶球质量大,且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 |
D.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