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第二章过关检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0777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8

1.单选题(共5题)

1.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m/s向右
B.0.25m/s向左
C.1m/s向右
D.1m/s向左
2.
动物跳跃时将腿部弯曲然后伸直加速跳起.下表是袋鼠与跳蚤跳跃时的竖直高度.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袋鼠跃起离地的瞬时速率约是跳蚤的倍数为(  ).
 
跳跃的竖直高度(米)
袋鼠
2.5
跳蚤
0.1
 
A.1 000B.25
C.5D.1
3.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BC,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从A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B. 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C. 子弹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
D. 子弹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
5.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
A.2.0 s
B.0.30 s
C.0.10 s
D.0.04 s

2.解答题(共1题)

6.
前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城市被雾霾笼罩,空中浮游大量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道路交通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某日雾霾天气,路上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70 m,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25m/s的速度行驶,该司机的反应时间t0=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a=5m/s2.
(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t0内行驶多长距离?
(2)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一旦在能见度处出现障碍物,汽车能否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3.实验题(共1题)

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某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取平均值=8.667 m/s2;
方法B:由g1=,g2=,g3=,取平均值=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方法B中有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选填“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试举出两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