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0~t1时间内,甲与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
C.t1时刻,甲、乙位置相同,瞬时速度相同 |
D.t1时刻,甲在乙的前方,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
2.
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安全供电,电工师傅经常会爬上竖立的电线杆对电路进行定期检修,假设电工师傅在杆上是匀速爬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下爬行时,电工师傅受到的摩擦力向上 |
B.向上爬行时,电工师傅受到的摩擦力向下 |
C.增大与电线杆之间的挤压可以增大摩擦力 |
D.若小心翼翼地缓慢爬行,电工师傅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小 |
3.
如图甲为爷孙俩站立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图乙为一男士站在履带(斜面)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下列关于两人受到的力做功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
B.乙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
C.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
D.乙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
4.
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带正电的物体甲,现将另一个也带正电的物体乙沿着以甲为圆心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弧由M点移动到N点,若此过程中甲始终保持静止,甲、乙两物体可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
B.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
C.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D.乙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6.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从虚线PQ右侧某位置分别以速度v1、v2沿水平方向抛出,其部分轨迹如图1、2所示,两球落在斜面上同一点,且速度方向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球抛出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
B.甲、乙两球抛出点在斜面上 |
C.甲球抛出点更靠近PQ线 |
D.一定有v1>v2 |
7.
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 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
C.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D.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

A.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 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

C.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D.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
8.
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和“场的概念”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发现和提出,他们依次是( )
A.牛顿、库仑和安培 |
B.牛顿、库仑和法拉第 |
C.卡文迪许、奥斯特和安培 |
D.伽利略、奥斯特和法拉第 |
2.多选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人和物处于静止状态.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的拉力大小不变 | B.人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
C.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
11.
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滑杆与水平方向成45°放置,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套杆上的圆环相连。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现把圆环拉到竖直位置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至水平位置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 圆环的动能一定先增加后减小
C. 比较圆环A、B两个位置,圆环减小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动能
D. 比较圆环A、B两个位置,圆环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 圆环的动能一定先增加后减小
C. 比较圆环A、B两个位置,圆环减小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动能
D. 比较圆环A、B两个位置,圆环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3.解答题- (共2题)
12.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kg,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表示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a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像,g取10 m/s2。求:

(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物块b所受拉力F的大小;
(3)
末a、b间的距离.

(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物块b所受拉力F的大小;
(3)

13.
一绝缘“
”形杆由两段相互平行的足够长的水平直杆PQ、MN和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环MAP组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中MN杆是光滑的,PQ杆是粗糙的,现将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荷的小环套在MN杆上,小环所受的电场力为重力的
。

(1)若将小环由D点静止释放,则刚好能到达P点,求DM间的距离;
(2)若将小环由M点右侧5R处静止释放,设小环与PQ杆件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环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小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若将小环由D点静止释放,则刚好能到达P点,求DM间的距离;
(2)若将小环由M点右侧5R处静止释放,设小环与PQ杆件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环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小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