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物理部分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0562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8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P,两小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斜面P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b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作用力F时,整个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b物块对a物块的作用力不变
B.a物块对b物块的静摩擦力大小可能减为0
C.斜面P对b物块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D.地面对斜面P的静摩擦力不变
2.
如图所示,4个斜面相同且绝缘,图乙、图丙、图丁分别处在不同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完全相同的4个带正电小球从斜面上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0同时水平抛出,从图甲开始到图丁,落在斜面上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t3、t4、此时动能分别为Ek1、Ek2、Ek3、Ek4,则
A.t1< t4B.t2=t3C.EK1= EK2D.Ek3>Ek4
3.
中国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2018年2月1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假设某颗静止轨道卫星α与某颗非静止轨道卫星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3:2,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为24h,则
A.卫星b的周期为8h
B.卫星a与b的线速度之比为
C.卫星a与b受地球的引力之比为4:9
D.卫星a与b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9
4.
如图所示,有一边长l=2m的正三角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T有一比荷q/m=200C/kg的带正电粒子从AB边上的P点垂直AB边进入磁场,AP的距离为m,要使粒子能从AC边射出磁场,带电粒子的最大初速度为(粒子的重力不计)
A.500m/s
B.600m/s
C.4×102m/s
D.1200m/s

2.多选题(共3题)

5.
某研究小组又对一新型玩具电动车的电动机进行实验检测,实验室地面阻力f恒定,启动后的0-12s电动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后保持电动机的功率不变,测得其v-t图如图所示,已知玩具车的质量m=6kg,地面阻力f=11N,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 )
A.4s末、16s末电动机的功率之比为1:3
B.8s末、16s末电动车运动的位移之比为1:4
C.8s末、22s末电动车的加速度之比为9:5
D.0-12s、12-22s内电动机做功之比为3:5
6.
如图所示,水平面右端相切连一竖直放置的半圆形轨道,半径R=0.4m,所有接触面光滑且绝缘,在距A点正上方0.lm处固定一带+Q电量的点电荷,在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4kg,m=2kg的静止不带电小球(视为质点),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粘连),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向右运动,脱离弹簧后继续滑向A点,在A点速度t=6m/s,在此处瞬间让m球带上负电荷,m球能从A点沿圆弧运动到B点。取g=10m/s2,则
A.两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36J
B.两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对M球的冲量大小为12N·s
C.m球从A点沿圆弧运动到B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机械能增加
D.m球能运动到B点,在B点的速度一定大于2m/s
7.
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为:e=10cos(10πt)(v),已知线圈的电阻r=2Ω,外接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接一理想电压表,副线圈接一个R=8Ω的电阻,则
A.在t=0.5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理想电压表的读数为10V
C.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最大
D.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最大

3.填空题(共1题)

8.
我国航天员漫步太空已变成现实已知飞船在航天员出舱前先要减压“在航天员从太空返回进人航天器后要“升压”,因此飞船将此设施专门做成了一个舱,叫“气闸舱”。其原理图如图所示,相通的舱A、B间装有阀门K,指令舱A中充满气体,气闸舱B内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A中的气体进入B中最终达到平衡。若将此气体近似看成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并没有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B.B中气体可自发地全部退回到A中
C.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E.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气缸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少

4.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lkg的小物块,在平台上以初速度v0=4m/s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半径R=0.5m的粗糙圆弧轨道(圆弧末端D点与水平轨道相切平滑连接)最后小物块停在水平轨道上离D点l=lm处,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问的动摩擦因数μ=0.3,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A、C两点的水平距离;
(2)物块刚在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10.
在某介质中波源A、B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相距d=20m,t=0时二者同时开始上下振动,A只振动了半个周期,B连续振动,它们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两波经过10s相遇,求

①波源乙振动的表达式;
②在t=0到t=16s时间内从A发出的半个波在前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乙波波峰的个数。
11.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相距L=1.0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α=30°,导轨上端跨接一定值电阻R=9Ω,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1T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gh垂直于MN、PQ静止放置,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其长度刚好为L、质量m2=3kg、电阻r=1Ω。另一根与金属棒平行放置的绝缘棒ef长度也为L,质量为m1=2kg,从轨道上距金属棒d=15m处以初速度v0=10m/s沿轨道下滑并与金属棒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金属棒沿导轨下滑一段距离后再次静止,此过程中流过金属棒的电荷量q=0.1C。已知两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g=10m/s2。求:

(1)碰后金属棒g沿导轨下滑的距离x
(2)全程全电路产生的焦耳热Q

5.实验题(共1题)

1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1)甲同学按照如图甲装置安装器材,其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正确安装器材后,按正确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一个点为计时零点,测出后面各点到该计时零点的距离h,及记录各点对应的时刻t,作出h/t-t图象如图乙所示,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同学从资料上查得当地g的实际值比g的测量值大,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