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相距15m的甲、乙两质点在
时刻开始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木块A、B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木块A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与B相碰,碰后粘连在一起,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则木块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A、B相碰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


A.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C.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
D.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3.
如图所示,两平行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d。若在两板中间O点放一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O点垂直纸面的轴顺时针旋转60°,再由O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恰好能从上极板边缘射出,取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板长为![]() |
B.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
C.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其重力势能减小mgd |
D.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其电势能增加![]() |
2.多选题- (共2题)
4.
天文学上把日地距离的平均值称为一个天文单位,记为1AU。云南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经观测其与太阳最近距离约为0.6AU、运行周期约为8年。若地球公转轨道接近圆,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均只考虑太阳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行星轨道半长轴约为4AU |
B.小行星轨道半长轴约为![]() |
C.小行星在近日点的运行速率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率 |
D.小行星在近日点的运行速率大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率 |
5.
如图所示,在一足够大的水平向右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绝缘水平面。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金属块A、B用一根短的绝缘线连接,静置于该绝缘面上,现使A带正电,A、B将在电场力作用下一起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A的电荷量不变),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绳子拉力大小为F1:将A与B接触一下(A、B电荷总量与接触前相等),把A、B静置于该绝缘面上,A、B在电场力作用下一起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绝缘线始终绷系,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绳子拉力大小为F2.若A、B间的库仑斥力小于B受到的电场力,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1 = a2
B. a1 <a2
C. F1 >F2
D. F1 =F2

A. a1 = a2
B. a1 <a2
C. F1 >F2
D. F1 =F2
3.填空题- (共2题)
6.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波传播到平衡位置位于x=5m处的质点B,平衡位置位于x=lm处的质点A在t=0.9s时第三次出现波峰,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E.t=0.6s时,平衡位置位于x=6m的质点C第二次位于波峰

A.波长为5m |
B.波速为l0m/s |
C.频率为2.5H |
D.从t=0到t=0.9s的过程中,A质点的路程为0.4m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E.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会上升
A.处于完全失重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B.液体与固体接触处的附着层都有收缩的趋势 |
C.液体与气体接触处的表面层都有收缩的趋势 |
D.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会上升 |
4.解答题- (共3题)
8.
如图所示,B、C是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B的右端与C的左端相距xo=lm,物块A(可视为质点)静止在B的左端。用F=l0N的水平恒力作用于物块A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B和C碰撞粘在一起,在B与C碰撞瞬间,作用在物块A上的水平力撤除,最终物块A恰好没从C上掉下。已知物块A、B、C质量均为2kg,物块A与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g取l0m/s2。求:
(1)物块B、C碰撞后瞬间物块A、B的速度大小;
(2)物块B的长度。
(1)物块B、C碰撞后瞬间物块A、B的速度大小;
(2)物块B的长度。

9.
矩形区域I、II中分别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区域I宽度
区域II宽度
一质量为m=lx10-10kg,电荷量为q=2xl0-6C的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2xl03m/s从P点沿纸面垂直磁场边界射入磁场,穿过区域I后从MN上的S点射入区域II,粒子在S点的速度方向与MN的夹角为θ=30°,最终垂直磁场右边界从Q点(图中未画出)射出区域II,不计粒子重力。求:
(1)区域I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粒子在区域II中运动的时间。


(1)区域I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粒子在区域II中运动的时间。

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P—V图线描述,气体在状态C时温度为TC=300K,求:

(1)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TA,并比较A、B状态时气体的温度;
(2)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5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1)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TA,并比较A、B状态时气体的温度;
(2)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5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11.
某小组的同学通过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在弹性限度内,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从形
变量为x到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力做的功为
的结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轻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的左端,弹簧左端固定,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在弹簧下面的气垫导轨上水平的固定一把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的左端刚好对齐,此时弹簧右端在刻度尺上对应的示数为x1,如图甲所示。
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弹簧右端水平向右缓慢移动,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时,弹簧右端在刻度尺上对应的示数为x2,如图乙所示(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
C.在水平气垫导轨的右端合适位置安装一个光电门(光电门距离弹簧最左端的距离大于x1),如图丙所示。

D.用天平测得小车(带有遮光条)的质量为m,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宽度d的结果如图丁所示,则d=____mm。

E.把小车置于气垫导轨上,向左推小车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弹簧与小车未拴接),此时弹簧右端在刻度尺上对应的示数为x3,如图丙所示(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得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t。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____= 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就可验证弹力做的功
的结论;
(3)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
A.遮光条的宽度越小越好
B.把气垫导轨左端垫起适当高度来平衡摩擦力
C.计算弹簧劲度系数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向左推小车压缩弹簧时,弹簧形变量越大越好
变量为x到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力做的功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轻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的左端,弹簧左端固定,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在弹簧下面的气垫导轨上水平的固定一把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的左端刚好对齐,此时弹簧右端在刻度尺上对应的示数为x1,如图甲所示。
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弹簧右端水平向右缓慢移动,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时,弹簧右端在刻度尺上对应的示数为x2,如图乙所示(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
C.在水平气垫导轨的右端合适位置安装一个光电门(光电门距离弹簧最左端的距离大于x1),如图丙所示。

D.用天平测得小车(带有遮光条)的质量为m,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宽度d的结果如图丁所示,则d=____mm。

E.把小车置于气垫导轨上,向左推小车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弹簧与小车未拴接),此时弹簧右端在刻度尺上对应的示数为x3,如图丙所示(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得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t。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____= 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就可验证弹力做的功

(3)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
A.遮光条的宽度越小越好
B.把气垫导轨左端垫起适当高度来平衡摩擦力
C.计算弹簧劲度系数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向左推小车压缩弹簧时,弹簧形变量越大越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