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渤海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1)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0460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

1.单选题(共7题)

1.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斜面倾角为,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B.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D.等于零
2.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
B.
C.
D.
3.
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2G
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
C.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D.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4.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甲图所示;物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所示,6s后的速度图象没有画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时受的摩擦力大小是3N
B.物块的质量为
C.物块在内的加速度大小是
D.物块前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5.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6.
如图所示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A.小球向前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
B.小球始终向前运动
C.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
D.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但不会停止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0 B. g C. g   D. g

2.选择题(共2题)

8.

几位同学在谈论新文化运动的话题,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组合(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提出“自强”与“求富”的口号

③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

④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⑤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

9.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5题)

10.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段时间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  
A.前5s内汽车的加速度
B.内汽车的位移
C.内汽车向反方向运动
D.内汽车在做减速运动
11.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两物体的速度都为零
B.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C.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2.
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O点到B点,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从B点到C点,运动员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C.从C点到D点,运动员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到达B点时,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
13.
如图所示,斜面A和物块B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B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力F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一过程中,AB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A  
A.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减小
C.摩擦力增大
D.摩擦力减小
14.
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4.解答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从AB长度为16m,传送带以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划痕已知,求:

煤块从AB的时间。
煤块从A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划痕的长度。
若传送带逆时针运转的速度可以调节,物体从A点到达B点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6.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17.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填写F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18.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的总质量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α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m,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μ,由图可知,m_____m,μ_____μ(选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