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专题练习(7)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0423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4

1.解答题(共11题)

1.
某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x=120m,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1s.汽车以v=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5m/s2.取g=10m/s2.求:

(1) 刹车后汽车减速运动时间;
(2) 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
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受如图甲所示的水平方向恒力F的作用,t=0时刻物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上A点沿斜面下滑,在t=4s时滑到水平面上,此时撤去F,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物块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A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18m,物块与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转角处机械能损失,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在A点的速度;
(2)水平恒力F的大小.
3.
固定在光滑斜面上,一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拉力F及小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物块的质量m
(2)斜面的倾角θ.
4.
如图a所示,一根水平长杆固定不动,一个质量m=1.2kg的小环静止套在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现用斜面向上53°的拉力F作用于小环,将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小环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被拉动,得到小环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图象如图b所示,加速度在F达到15N后保持不变.(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F=15N时长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及小环加速度的大小.
(2)F从0N增大到15N的过程中,F的最大功率240W,求小环在此过程的最大速度.
(3)环和长杆的动摩擦因数.
5.
中国已迈入高铁时代,高铁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辆高铁测试列车从甲站始发最后停靠乙站,车载速度传感器记录了列车运行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列车的质量为4.0×105kg,假设列车运行中所受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求:

(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L
(2)列车出站时的加速度大小:
(3)列车出站时的牵引力大小.
6.
质量为10kg的环在F=140N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直杆由静止从杆的底端开始运动,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5s后,速度减为零,取g=10m/s2,sin37°=0.6,cos37°=0.8,杆足够长,求:

(1)拉力F作用的时间;
(2)环运动到杆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7.
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0m的木板在墙和水平地面间架设斜面,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8,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水平地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已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37°=0.6,cos37°=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当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恰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 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3) θ角增大到多大时,物块停止时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m.
8.
如图甲所示,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体置于一静止长纸带上,纸带左端与AAB间距均为d=0.5 m,两物体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1,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现以恒定的加速度a=2 m/s2向右水平拉动纸带,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A物体在纸带上的滑动时间;
(2)在图乙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AB两物体的v­t图象;
(3)两物体AB停在地面上的距离。
9.
如图(甲)所示,A、B两小物块用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与 绝缘水平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0.5," t=0时刻在图(甲)装置所在的空间加竖直向下的 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A、B均带正电,带电量qA=0.02C、qB=0.03C,质量mA=0.4kg、mB=0.1kg,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A 与桌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桌面足够髙,细线足够长,不计A、B之间的库仑力影响,细线对A拉力的方向水平。

(1)若t1=2s时A、B均静止,求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求A、B即将开始运动的时刻t2;
(3)当t3=5s时,求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
10.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试求

(1)拉力F在1s内的平均功率;
(2)t=4s时物体的速度v
11.
如图甲,水平面以O点为界,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足够长木板A左端恰在O点,右端叠放着物块B。物块C和D间夹着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并用细线锁定,两者以共同速度v0=6m/s向右运动,在物块C到达O之前突然烧断细线,C和弹簧分离后,某时与A碰撞并粘连(碰撞时间极短)。此后,AC及B的速度图象如图乙,已知A、B、C、D的质量相等,且A、C与粗糙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C与弹簧分离后D的速度vD
(2)A与间B动摩擦因数μ1及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最终B离A右端的距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解答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