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图示是他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 |
B.伽利略研究发现:斜面倾角一定,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各不相同 |
C.伽利略设想,图中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
D.伽利略认为,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2.
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大,则合力越小 |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
C.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一个分力 |
D.合力的方向不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
3.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竖直地固定着一个光滑的圆环,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套在环上,圆环最高点有一小孔,细线一端被人牵着,另一端穿过小孔与小球相连,使球静止于A处,此时细线与竖直成
角,重力加速度为
,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A.球在A处时,球对细线的拉力为2mgsin![]() |
B.球在A处时,球对圆环的压力为mg |
C.将球由A处缓慢地拉至B处的过程中,球对细线的拉力变小 |
D.将球由A处缓慢地拉至B处的过程中,球对圆环的压力不变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
B.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物体 |
C.自由下落的物体没有惯性,但仍受重力作用 |
D.马拉车前进时,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7.
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得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
、压强P有关,下列速度表达式中,k为比例系数,无单位,则这四个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3题)
8.
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这项举措_____。( )
①能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④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3.多选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为直升飞机由地面垂直起飞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飞机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
如图所示装置,质量为m的小球被不可伸长的轻绳OA、OB系住.当整个装置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左加速,OB绳上张力可能为零 |
B.若向右加速,OA绳上张力可能为零 |
C.若向上加速,OB绳上张力可能为零 |
D.若向下加速,OA、OB绳上张力可能同时为零 |
13.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小车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m,mB=2m,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B施加一水平力F,则 ( )


A.当F > μmg时,A相对B滑动 |
B.当F =1.5μmg时,B的加速度为0.25μg |
C.当F > 3 μmg时,A相对B滑动 |
D.A的最大加速度为μg |
4.解答题- (共3题)
15.
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其水平部分ab的长度为2m,倾斜部分bc的长度为4m,bc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37°,将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轻轻放于传送带的a端,物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当传送带沿图示方向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若物块A经过b端时未脱离传送带且没有速率损失,试求:

(1)小物块A从a端传送到b端所用的时间;
(2)小物块A从b端传送到c端所用的时间。

(1)小物块A从a端传送到b端所用的时间;
(2)小物块A从b端传送到c端所用的时间。
16.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物块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大小为F=20N的水平推力作用于物块,则其上滑加速度为多大?10s内物块在斜面上上滑的距离是多少?(
)


5.实验题- (共2题)
17.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 F 与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______cm,劲度系数 k=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_____c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_____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