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带有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给小球B施加水平力F使其缓慢上升,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


A.水平力F的大小不变 |
B.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 |
C.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
D.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
2.
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 |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C.牛顿用“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 |
D.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
3.
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x轴上的0、C两点,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x轴上各点电势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Q1带负电,Q2带正电 |
B.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自G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不能到达D点 |
C.G点处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
D.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沿x轴正方向移到J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2.多选题- (共4题)
4.
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物体碰后速度变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 0时,两物体的距离为1 m |
B.t =" 2.5" s时,两物体的距离为4.5 m |
C.两物体间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 |
D.碰撞前,地面对两个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
5.
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该卫星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再经变轨后成功落月。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
B.“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 |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
D.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其内阻r不可忽略,L1、L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直流电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刚接通开关S的瞬间,L1立即亮,L2逐渐变亮
B. 合上开关S,电路稳定后,灯泡L1、L2的亮度相同
C. 电路稳定后在断开S的瞬间,通过灯泡L1的电流方向向右
D. 电路稳定后在断开S的瞬间,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零

A. 刚接通开关S的瞬间,L1立即亮,L2逐渐变亮
B. 合上开关S,电路稳定后,灯泡L1、L2的亮度相同
C. 电路稳定后在断开S的瞬间,通过灯泡L1的电流方向向右
D. 电路稳定后在断开S的瞬间,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零
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120V的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并联两个灯泡A和B,灯泡A、C的额定功率皆为30W,正常发光时电阻皆为30Ω,已知三灯泡均正常发光,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1.0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副线圈匝数为3:1
B. 原副线圈匝数为4:1
C. 正常发光时B灯电阻为30Ω
D. 流过灯泡B的电流为2A

A. 原副线圈匝数为3:1
B. 原副线圈匝数为4:1
C. 正常发光时B灯电阻为30Ω
D. 流过灯泡B的电流为2A
3.解答题- (共4题)
8.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D由水平部分AB与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CD组成,AB恰与圆弧CD在C点相切,其总质量M="4" kg,其右侧紧靠在固定挡板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轨道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小滑块刚好能冲到D点。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
=0.5,轨道水平部分AB的长度L="0.5" m,g取10 m/s2。求:

(1)小滑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轨道ABCD的最终速度大小。


(1)小滑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轨道ABCD的最终速度大小。
9.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轴上有P、M、Q三点,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t1=0.7s时M点第二次出现波峰。求:

①这列波传播的速度;
②从t=0时刻起到t2=1s止,质点Q(x=9m)通过的路程。

①这列波传播的速度;
②从t=0时刻起到t2=1s止,质点Q(x=9m)通过的路程。
10.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xoy直角坐标系中,MN与水平x轴平行,在MN与x轴之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坐标平面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2N/C,磁感应强度B=1T,从y轴上的P点沿x轴方向以初速度v0=1m/s水平抛出一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2×10-6kg,电荷量q=1×10-5C,g取10m/s2。已知P点到O点的距离为d0=0.15m,.MN到x轴距离为d=0.20m.(π=3.14,
=1.414,
=1.73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求小球从P点运动到x轴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
(2)求小球从P点运动至MN边界所用的时间;
(3)当小球从P点运动到x轴时撤去电场,求小球到达MN边界时的速度。



(1)求小球从P点运动到x轴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
(2)求小球从P点运动至MN边界所用的时间;
(3)当小球从P点运动到x轴时撤去电场,求小球到达MN边界时的速度。
11.
如图所示,在一个很深的水银槽中倒立着一根上端封闭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玻璃管露出水银面高度h1=50cm,管内水银面距水银槽水银面的高度h2=30cm。现保持玻璃管周围温度不变,缓慢上提玻璃管,使玻璃管露出水银面的高度为75cm。若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则管内气体压强为多少?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