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0258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8

1.单选题(共6题)

1.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3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
A.100 m/s
B.140 m/s
C.200 m/s
D.1000 m/s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C.牛顿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该实验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D.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越大, 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说明物体受力大时比受力小时的惯性大;
B.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噔几下,这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C.甲乙两人拔河时,甲对绳子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4.
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各段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以判定(    )
A.小球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球做往返运动
C.小球始终向某一方向运动
D.t=2s时,速度最大
5.
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 1.0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 1.0m/s2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
6.
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
B.
C.
D.

2.选择题(共1题)

7.某种电热水器的水箱盛满水是200升,加热到一定温度可浴用,浴用时,已知每分钟放水34升,在放水的同时注水,分钟注水升,当水箱内水量达到最小值时,放水自动停止,现假定每人洗浴时用水65升,则该热水器一次至多可供( )人洗浴

3.多选题(共6题)

8.
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a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图乙为质点c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由图可知
A.t1时刻b质点追上a质点
B.在t1~t2时间内,b质点的速度总是大于a质点的速度
C.在t1~t2时间内,b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均发生改变
D.若t1时质点cd的前方,则在t1~t2时间内,bc两质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9.
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的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μmgB.maC.D.μM+mg
10.
如图所示,把一个光滑圆球放在两块挡板AB和AC之间,AB与AC之间的夹角为30°.现将AC板固定,而使AB板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90°,则(   )
A.球对AB板的压力逐渐减小B.球对AB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球对AC板的压力逐渐增大D.球对AC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11.
关于加速度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有( )
A.kg·m/sB.m/s2C.kg/ND.N /kg
12.
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图中B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D是运动员所到达的最低点,C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运动员在从O点落下到最低点D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运动员从O到D点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O到B做加速运动,从B到D做减速运动
B.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C.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D.从C点到D点,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B.若加速度a变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减小
C.若加速度a变大,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变
D.若加速度a变大,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变大

4.解答题(共4题)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轻绳OA水平,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且通过一个光滑的轻滑轮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的物体乙相连,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求:
轻绳OAOB对结点O点的拉力大小;
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力。
滑轮轴对滑轮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15.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固定的斜面体ABCD,其AB边的长度S=2m,斜面倾角为37°。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M=3Kg的足够长的木板紧挨着斜面体静止放置。质量为m=1kg物体由A点静止滑下,然后从B点滑上长木板(由斜面滑至长木板时速度大小不变),已知物体与斜面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物体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0.3,g=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到达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从B点滑上长木板时,物体和长木板的加速度。
(3)物体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16.
如图所示,一个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其质量为m=4kg,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37o角的F=50N的推力作用,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4s内移动了24m的距离。(g=10m/s2 ,sin37°=0.6,cos37°=0.8)

(1)求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4s后撤去推力,求撤去推力后5s内木块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17.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18.
在“探究求合力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是一个同学某次实验用两弹簧秤通过细线Oa、Ob拉橡皮条OO′的情况,其中错误或不妥当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
(2)在纠正了错误操作方法后,该同学重新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结点O的位置
B.两根细绳套的长度
C.第一次拉伸橡皮筋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D.第二次拉伸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3)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_____发生变化。(选填“ 会”或“不会”);
19.
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该小组在实验中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小车,而且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也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1)对该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干电池组上,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
B.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砂桶和砂的拉动下带动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
C.实验中必须使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细线对小车的真实拉力一定略小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
(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不慎将已平衡好摩擦力的长木板下面垫的小木片向远离定滑轮端移动一段距离而没有发现,那么描绘出来的a﹣F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____)

(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A、B、C、D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OA=2.40cm,AB=2.81cm,BC=3.24cm,CD=3.64c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的瞬时速度vC=__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