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期末考试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0216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5

1.单选题(共21题)

1.
在人类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最早证明了行星公转轨道是椭圆,行星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C.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研究,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
D.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2.
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
A.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受到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C.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D.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
3.
甲、乙两物体分别放在广州和太原,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已知广州和太原均在北半球,但广州更靠近赤道,把地球视为均匀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周期比乙的周期大B.甲的线速度比乙的线速度大
C.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向心加速度小D.甲的向心力比乙的向心力小
4.
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自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二次方跟自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5.
一个质子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一个夸克的质量是7.1×10-30kg,则两个夸克相距1.0×10-16m时的万有引力约为(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A.3.4×10-9NB.1.7×10-35NC.3.4×10-37ND.4.9×10-39N
6.
2017年11月21日,我国以“一箭三星”方式将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成功发射。其中吉林一号04星的工作轨道高度约为535km,比同步卫星轨道低很多,同步卫星的轨道又低于月球的轨道,其轨道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吉林一号04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B.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大
C.吉林一号04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大
D.所有卫星在运行轨道上完全失重,重力加速度为零
7.
关于行星运动的公式=k,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k是一个与行星质量有关的常量B.k与a3成正比
C.k与T2成反比D.k与a和T均无关
8.
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过程中“北斗”28星的某一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周期为T0,如图所示。则( )
A.“北斗”28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北斗”28星星在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大
C.“北斗”28星在AB过程所用的时间小于
D.“北斗”28星在B→C→D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9.
我国于2017年11月发射“嫦娥五号”探月卫星,计划执行月面取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可以简单分成四步,如图所示第一步将“嫦娥五号”发射至月球表面附近的环月圆轨道Ⅰ,第二步在环月轨道的A处进行变轨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第三步当接近地球表面附近时,又一次变轨,从B点进入绕地圆轨道Ⅲ,第四步再次变轨道后降落至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嫦娥五号”发射至轨道Ⅰ时所需的发射速度为7.9km/s
B.“嫦娥五号”从环月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时需要加速
C.“嫦娥五号”从A沿月地转移轨Ⅱ到达B点的过程中其动能一直增加
D.“嫦娥五号”在第四步变轨时需要加速
10.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行星,并靠近该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表面上.宇航员在绕行时测出飞船的周期为T,着陆后用弹簧秤测出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为F(万有引力常量为G),那么,该星球的质量为(   )
A.B.C.D.
11.
科技日报北京2017年9月6日电,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某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团分子气体云中发现了一个黑洞。科学研究表明,当天体的逃逸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倍)超过光速时,该天体就是黑洞。已知某天体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k,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为v1,光速为c,则要使该天体成为黑洞,其半径应小于(    )
A.B.C.D.
12.
地球同步卫星距赤道的高度约为36000km,运行速率为v1, 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越为6400km,则
A.a1与a2的比值约为5.6B.a1与a2的比值约为0.18
C.v1与v2的比值约为0.15D.v1与v2的比值约为0.39
13.
中俄联合实施探测火星计划,中国研制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前往火星。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速度只要高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
B.发射速度只有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
C.发射速度不能高于第二宇宙速度
D.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14.
如图所示,冥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公转周期为T0,其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a,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若太阳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行星对冥王星的影响,则
A.冥王星从BCD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
B.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等于
D.冥王星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15.
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距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轨道,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为不久后的推进剂在轨补加即“太空加油”打下良好基础。若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均绕地球的中心O做半径为r、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天舟一号飞船的线速度大小为
B.天舟一号飞船从图示位置运动到天宫二号所在位置所需时间为
C.天舟一号飞船要想追上天宫二号,必须向后喷气
D.天舟一号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16.
两个密度均匀的球体,两球心相距r,它们之间万有引力为10-8N,若它们的质量、球心间的距离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
A.10-8NB.0.25×10-8NC.4×10-8ND.10-4N
17.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距离地面343km的圆轨道上的“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已知地球半径为R=6400km,万有引力常G=6.67×10-11N·m2/kg2,“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的周期为90分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
B.“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由题中数据可以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
D.“神舟十一号”加速与“天宫二号”对接前应处于同一圆周轨道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地球周围空间发射了许多的卫星。将这些在不同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大于高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
B.低轨道卫星运行的周期一定小于高轨道卫星运行的周期
C.低轨道卫星运行的速率一定小于高轨道卫星运行的速率
D.低轨道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一定小于高轨道卫星运行的角速度
19.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作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r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则(  )
A.b星的周期为
B.a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ab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
D.a、b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20.
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为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 1/10 B. 1   C. 5   D. 10
21.
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A:RB=4:1 VA:VB=1:2
B. RA:RB=4:1 VA:VB=2:1
C. RA:RB=1:4 VA:VB=2:1
D. RA:RB=1:4 VA:VB=1:2

2.选择题(共1题)

22.北京的小朋友贝贝家住一楼,他发现同是中午时分,隆冬时节,大半院子被前面的楼房遮住了阳光;盛夏时节,整个院子都洒满了阳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多选题(共4题)

23.
某行星有两颗卫星A、B围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rB,其中卫星A距行星表面高度可忽略不计,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颗卫星A、B运行的速度大小之比
B. 两颗卫星A、B 运行的周期关系TA<TB
C. 由题中条件可以求出行星的质量
D. 卫星A运行的角速度大小等于行星自转的角速度
24.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N阶段,速率逐渐变大
C.从PQ阶段,角速度逐渐变小
D.从MN所用时间大于
25.
2017年9月25日,微信的启动页“变脸”,由此前美国卫星拍摄地球的静态图换成了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地球的动态图,如果所示“风雨四号”是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关于“风云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能全天候监测同一地区
B.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在相同时间内该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D.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6.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N的运动过程中(  )
A.从P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4.填空题(共2题)

27.
A、B为地球周围的两颗卫星,它们离地的高度分别为h1、h2,已知地球半径为R,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__,A、B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8.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自转,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则 a1______a2________a3;v1___v2_____v3;ω1_____ ω2_____ω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解答题(共1题)

29.
两个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它天体非常遥远,它们以其连线上某一点O为圆心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的距离保持不变,科学家把这样的两个天体称为“双星”,如图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为m1和m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求:(1)双星运行轨道半径
(2)双星运行的周期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