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5.2 平抛运动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0185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上,y轴竖直向上,在y轴上的P点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y轴正方向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抛出两个小球ab,不计空气阻力,若b上行的最大高度等于P点离地的高度,则从抛出到落地,有  
A.a的运动时间是b的运动时间的
B.a的位移大小是b的位移大小的
C.a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动能一定相同
D.ab落地时的速度不同,但动能可能相同
2.
在光滑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一质点从时刻起,由坐标原点开始运动,其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末质点的速度为4 
B.2 s末到4s末,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4 s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 m,2 
D.4s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
3.
“2016年11月1日珠海航展明星“运20”具有超大的运输能力,若“运20”运送坦克以的速度沿半径为200m 的圆形目标区直径方向飞来,如图所示,当与圆形最近水平距离为3600m处,要将坦克投送到目标区内,飞机最大高度为:己知  
A.1620mB.1805mC.2000mD.1950m
4.
(题文)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不同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
为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某同学使小球沿课桌面水平飞出,用具有摄像功能的数码照相机来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录像每秒25帧照片,并将小球运动的照片按帧打印出来请问:他大约可以得到几帧小球正在空中运动的照片  
A.5帧B.10帧C.15帧D.20帧
6.
“套圈圈”是大人和小孩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某大人和小孩直立在界外,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分别水平抛出小圆环,并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体,假设小圆环的运动可以视作平抛运动,则()
A.大人抛出的圆环运动时间较短
B.大人应以较小的速度抛出圆环
C.小孩抛出的圆环运动发生的位移较大
D.小孩抛出的圆环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较小
7.
对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只有抛出点的高度增加一倍,则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也增加一倍
B.若只有水平初速度增加一倍,则水平射程也增加一倍
C.若只有抛出点的高度增加一倍,则水平射程也增加一倍
D.若只有水平初速度增加一倍,则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也增加一倍

2.选择题(共8题)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①{#blank#}1{#/blank#},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②{#blank#}2{#/blank#}。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的数千年内,③{#blank#}3{#/blank#},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①{#blank#}1{#/blank#},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②{#blank#}2{#/blank#}。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的数千年内,③{#blank#}3{#/blank#},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10.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

阅读《老海棠树》,完成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 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 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⑦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 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2.

阅读《老海棠树》,完成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 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 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⑦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 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3.

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谋取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多宝鱼”、一红心蛋”、“齐二药”、“欣弗”等事件相继出现。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了惩治。材料表明,实行依法治国是(  )

1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1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3.多选题(共5题)

16.
中国农民驾驶摩托车跨越黄河是世界上的一大壮举摩托车跨越黄河,从最高点落到对岸,必须考虑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摩托车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一定,最高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越大,角越大
B.如果摩托车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一定,最高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越大,角越小
C.如果最高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一定,摩托车在最高点的速度越大,角越大
D.如果最高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一定,摩托车在最高点的速度越大,角越小
17.
一架战斗机在一悬崖区域进行投弹训练,悬崖壁可以看做一个竖直平面,战斗机以恒定速度沿着与悬崖平面垂直的方向向着悬崖水平飞行,先后释放炸弹P和炸弹释放PQ的时间间隔为Q均击在悬崖壁上,且击中的时间间隔为,击中点间距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或求出  
A.B.
C.P离开飞机到击中悬崖的时间D.Q离开飞机到击中悬崖下落的高度
18.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下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19.
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当水平方向分位移与竖直方向分位移相等时(  )
A.运动的时间
B.瞬时速率
C.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大小相等
D.位移大小等于
20.
西班牙某小镇举行了西红柿狂欢节,其间若一名儿童站在自家的平房顶上,向距离他L处的对面的竖直高墙上投掷西红柿,第一次水平抛出的速度是,第二次水平抛出的速度是,则比较前后两次被抛出的西红柿在碰到墙时,有  
A.运动时间之比是2:1
B.下落的高度之比是2:1
C.运动的加速度之比是1:1
D.西红柿的运动可分解为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4.解答题(共3题)

21.
标准的排球场地为长方形如图,俯视,场地总长,总宽EF是球场中线挂网区;CDGH为进攻线,距中线EF均为3m,如图所示女子比赛中,网高为,男子比赛中网高为;排球的质量为假设不考虑排球所受的空气阻力,试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若女运动员甲在GH线上的某点把即将落地的球垫起,球恰好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垂直于网面飞过,求被运动员甲垫起的排球具有的机械能为多大?设地面为重力势能零面,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若女运动员乙在边线B点正上方处,把排球沿BI连线击出,为了能使排球落到有效的得分区域,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2.
的初速度将一物体由足够高的某处水平抛出,则经过多长的时间物体的竖直分速度等于其水平分速度?这时物体下落的高度为多少?
23.
一条水平放置的水管离地面高,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的沿水平方向射出,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是,求水射出管口时的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