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在离地面足够高的地方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速度大小变为10m/s。此时( )
A.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上 |
B.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下 |
C.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上 |
D.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
2.
如图所示,在水平线OO′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L<h)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和B,小球A在水平线OO′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上,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从OO′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OO′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1将与小球B同时落地 |
B.在小球B下落过程中,轻绳对B的拉力竖直向上 |
C.h越大,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大 |
D.在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
4.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t图象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2 m/s |
D.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
5.
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并通过“比萨斜塔试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是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 )




A.![]() | B.![]() | C.![]() | D.![]() |
6.
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
B.在t=5s时追尾 |
C.在t=3s时追尾 |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
7.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位置–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则


A.在x–v图象中,图线a表示质点甲的运动,质点乙的初速度v0="12" m/s |
B.质点乙的加速度大小a2="2" m/s2 |
C.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a1="2" m/s2 |
D.图线a、b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同时到达同一位置 |
8.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3题)
11.
一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当它回到抛出点时,速度为抛出时的3/4,设小球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恒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之比为7:25 |
B.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之比为25:39 |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与无阻力情况下的最大高度之比为9:16 |
D.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与无阻力情况下的最大高度之比为25:32 |
12.
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 =0时,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
B.在0~2t0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
C.在0~2t0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 |
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0时刻相距最远 |
13.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
B.前3秒内的位移是6m |
C.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
D.3s末的速度是3.6m/s |
4.解答题- (共1题)
14.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
点.每隔
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
)

若物体与斜面之间、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求:
(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
(
)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物体与斜面之间、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求:
(


(


(


5.实验题- (共2题)
15.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的实验装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T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小车必须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C、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如图乙所示,A、B、C、D、E、F、G是打好的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从图乙中可读得s6=________ cm,计算F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vF=________ (用题目中所给量的字母表示)
(3)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v2﹣2s图线(s为各打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由图线可知:该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小车必须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C、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如图乙所示,A、B、C、D、E、F、G是打好的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从图乙中可读得s6=________ cm,计算F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vF=________ (用题目中所给量的字母表示)
(3)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v2﹣2s图线(s为各打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由图线可知:该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