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 D.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
2.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放置,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落下,从小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B.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C.小球的速度不断增大 |
D.小球的速度不断减少 |
3.
如图所示,A、B两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 |
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θ |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
5.
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A. 速度方向在不断地改变,大小也在不断地改变
B. 速度方向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大小可以不变
C.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A. 速度方向在不断地改变,大小也在不断地改变
B. 速度方向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大小可以不变
C.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6.
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若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 )
A.![]() | B.0 | C.![]() | D.![]() |
2.多选题- (共4题)
8.
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
9.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两个物块,现用力F推物块m,使M、m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A.![]() | B.![]() |
C.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μ,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D.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μ,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 |
10.
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
、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3.解答题- (共3题)
1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B=2 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上表面紧靠一固定斜面轨道的底端(斜面底端与木板B右端的上表面之间有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一质量也为mA=2 kg的物块A由斜面轨道上距轨道底端x0=8 m处静止释放,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的左端滑出.已知物块A与斜面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sin θ=0.6,cos θ=0.8,g取10 m/s2,物块A可看作质点.请问:
(1)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为多大?
(2)物块A从刚滑上木板B到相对木板B静止共经历了多长时间?木板B有多长?
(1)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为多大?
(2)物块A从刚滑上木板B到相对木板B静止共经历了多长时间?木板B有多长?

13.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
取
,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

4.实验题- (共2题)
14.
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方法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圆形桌子透明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在桌子边缘安装三个光滑的滑轮,其中,滑轮P1固定在桌子边,滑轮P2、P3可沿桌边移动。

第一次实验中,步骤如下:
(1)这次实验中,若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m,另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2m,则第三根绳挂的质量一定大于________且小于________。
(2)第二次实验时,改变滑轮P2、P3的位置和相应绳上钩码的数量,使结点平衡,绳的结点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与第一次实验中白纸上描下的O点重合。实验中,若桌面不水平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的结论。

第一次实验中,步骤如下:
A.在三根轻绳下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并使结点O静止; |
B.在白纸上描下O点的位置和三根绳子的方向,以O点为起点,作出三拉力的图示; |
C.以绕过P2、P3绳的两个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作出O点为起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
D.检验对角线的长度和绕过P1绳拉力的图示的长度是否一样,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
(2)第二次实验时,改变滑轮P2、P3的位置和相应绳上钩码的数量,使结点平衡,绳的结点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与第一次实验中白纸上描下的O点重合。实验中,若桌面不水平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的结论。
15.
某实验小组利用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导轨、打点计时器和几个已知质量的小钩码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由图中的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__m/s2;
(2)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丙图中图线1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F′,作a﹣F′图如丙图中图线2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实验后,再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和传感器测得的F′为横轴作图象,要使两个图线基本重合,请你设计一个操作方案_____________。

(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由图中的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__m/s2;
(2)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丙图中图线1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F′,作a﹣F′图如丙图中图线2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实验后,再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和传感器测得的F′为横轴作图象,要使两个图线基本重合,请你设计一个操作方案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