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0143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30

1.单选题(共5题)

1.
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20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B.在0-5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在5s-10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D.在10s-20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2.
如图所示,质量M,中空为半球型的光滑凹槽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凹槽,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圆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
B.凹槽对小铁球的支持力为
C.系统的加速度为a= gtanα
D.推力F= Mgtanα
3.
如图所示,水平路面出现了一个地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一辆行驶的汽车发现情况后紧急刹车安全停下,但两颗石子分别以v1v2速度从A点沿AB方向水平飞出,分别落于CD两点,CD两点距水平路面的高度分别为圆半径的0.6倍和1倍。则v1v2的值为(  )
A.B.C.D.
4.
一艘小船要从O点渡过一条两岸平行、宽度为d="100" m的河流,已知河水流速为v1="4" 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2" m/s,B点距正对岸的A点x0="173" m.下面关于该船渡河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100 m
B. 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5 s
C. 小船可以在对岸A、B两点间任意一点靠岸
D. 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200 m
5.
近年来,人类发射了多枚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究,为将来人类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探测器运动的周期为T,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是一个常数)(  )
A.ρB.ρkT
C.ρkT2D.ρ

2.选择题(共2题)

6.

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是(  )

7.

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是(  )

3.多选题(共6题)

8.
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0~t时间内运动的x-t图线和v-t图线,由图可知,在0~t时间内
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C.图甲中t1/2时刻,图线的斜率为v0/2
D.
9.
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竖直挡板,现将一个长方形物块A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缓缓向左推动B,使A缓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该过程中(    )
A.A和B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B.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B的压力越来越小D.推力F的大小恒定不变
10.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一质量M的长木板,质量为m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受到水平拉力F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木板的质量M=1kg
B.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当F=6.5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D.当F增大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11.
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b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点和B点,如右图所示,绳a与水平方向成θ角,绳b在水平方向且长为l,当轻杆绕轴AB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
B.a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当角速度b绳将出现弹力
D.若b绳突然被剪断,则a绳的弹力一定发生变化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m、2m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共线且OA=OB=BC=r=0.2 m,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极其缓慢地增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BC两个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C.当时整体会发生滑动
D.当时,在增大的过程中BC间的拉力不断增大
13.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g′∶g=4∶1
B.g′∶g=5∶14
C.v′∶v
D.v′∶v

4.解答题(共4题)

14.
如图甲所示,长为L="4.5" m的木板M放在水平地而上,质量为m="l"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M上,通过传感器测m、M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m/s2.求:

(1)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M的质量及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开始时对M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29" N,且给m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o="4" m/s,求t="2" s时m到M右端的距离.
15.
某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如图所示,情景简化:轿车从出口A进入匝道,先匀减速直线通过下坡路段至B点(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再匀速率通过水平圆弧路段至C点,最后从C点沿平直路段匀减速到D点停下。已知轿车在A点的速度v0=72km/h,AB长L1=l50m;BC为四分之一水平圆弧段,限速(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v="36" km/h,轮胎与BC段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CD段为平直路段长L2=50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

(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 ="36" km/h,求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
(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求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
(3)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
16.
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形管道,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从B点脱离后做平抛运动,经过0.3 s后又恰好垂直与倾角为45°的斜面相碰。已知半圆形管道的半径R=1 m,小球可看做质点且其质量为m=1 kg,g取10 m/s2。则(  )

A. 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点CB点的水平距离是0.9 m
B. 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点CB点的水平距离是1.9 m
C. 小球经过管道的B点时,受到管道的作用力FNB的大小是1 N
D. 小球经过管道的B点时,受到管道的作用力FNB的大小是2 N
17.
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
(2)如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5.实验题(共1题)

18.
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m0为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2)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3)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A.    B.    C.    D.

(5)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