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理论研究表明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火星探测器悬停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处时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落到火星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火星的半径为R.若不考虑火星自转的影响,要探测器脱离火星飞回地球,则探测器从火星表面的起飞速度至少为( )

A.7.9km/s | B.11.2km/s | C.![]() | D.![]() |
3.
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RA∶RB=4∶1,vA∶vB=1∶2 | B.RA∶RB=4∶1,vA∶vB=2∶1 |
C.RA∶RB=1∶4,vA∶vB=1∶2 | D.RA∶RB=1∶4,vA∶vB=2∶1 |
4.
关于行星的运动,开普勒根据观测记录得出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 |
B.在公式![]() |
C.在公式![]() |
D.以上三点均错 |
5.
2018年2月2日15时5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地球的半径为R,“张衡一号”卫星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为F,则“张衡一号”在离地面高度为R时受到的万有引力为
A.2F | B.4F | C.![]() | D.![]() |
6.
下列情形中,哪种情形不能求得地球的质量( )
A.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B.已知近地卫星的周期和它的向心加速度 |
C.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 |
D.已知卫星质量和它的离地高度 |
7.
下列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大,速度减小 |
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的大小都是一定的 |
C.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定点在北京上空 |
D.不同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相同 |
8.
已知地球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两球中心之间的距离
为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
,假设公转运动都视为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条件可知









A.地球的质量为![]() | B.月球的质量为![]() |
C.地球的密度为![]() | D.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6题)
13.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晚19时41分,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一天多的飞行,于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首次与货运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它们的组合体在离地心距离r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 组合体绕地运行的速度为
C.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
D.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同一轨道上加速后才与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
A.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 组合体绕地运行的速度为

C.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

D.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同一轨道上加速后才与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
14.
2018年1月19号,以周总理命名的“淮安号”恩来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11号火箭顺利发射升空。“淮安号”恩来星在距离地面高度为535km的极地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度约36000km,地球半径约64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淮安号”恩来星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 |
B.“淮安号”恩来星的运行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
C.经估算,“淮安号”恩来星的运行周期约为1.6 h |
D.经估算,“淮安号”恩来星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三分之二 |
1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186f。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在行星表面h高度(远小于行星半径)处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水平位移为x。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B.该行星的质量为![]() |
C.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 |
D.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16.
某行星的一颗同步卫星绕行星中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假设该同步卫星下方行星表面站立一个观察者,在观察该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发现有
T时间看不到该卫星。已知当太阳光照射到该卫星表面时才可能被观察者观察到,该行星的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6.6R |
B.该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2R |
C.行星表面上两点与该同步卫星连线的夹角最大值为60° |
D.行星表面上两点与该同步卫星连线的夹角最大值为120° |
17.
2016年9月15日,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点火升空,“天空二号”顺利地进入运行圆轨道.某同学从网上查得“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离地高度为h,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得天宫二号的( )
A.运行周期T=2![]() | B.运行的线速度v=![]() |
C.角速度![]() | D.向心加速度大小a=![]() |
18.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要将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需要在椭圆轨道2的近地点Q和远地点P分别点火加速一次
B. 由于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被点火加速两次,则卫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要大于在圆轨道1上正常运行的速度
C.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而在远地点P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D.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A. 要将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需要在椭圆轨道2的近地点Q和远地点P分别点火加速一次
B. 由于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被点火加速两次,则卫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要大于在圆轨道1上正常运行的速度
C.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而在远地点P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D.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4.解答题- (共3题)
19.
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飞行一段时间t后恰好垂直地撞在倾角为θ的该星球表面的斜坡上,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不考虑其它可能存在的阻力.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0.
总设计师叶培健院士说:中国可能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经过几个月的飞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有望到达火星。火星表面特征非常接近地球,适合人类居住,而且火星也有自己的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火卫一距火星表面的高度为h,其运行周期为T,已知火星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将火卫一的运行轨道视为圆轨道,求:
(1)火卫一绕火星运行的线速度v;
(2)火星的质量M。
(1)火卫一绕火星运行的线速度v;
(2)火星的质量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