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经过AB中点C的速度
。已知物体在AC段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BC段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1、a2的大小关系为

A.a1>a2 | B.a1=a2 | C.a1<a2 | D.无法判断 |
2.
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落地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楼阳台上,重复上述实验,则两球落地时间差会( )
A.不变 |
B.变小 |
C.变大 |
D.由于层高未知,无法比较 |
3.
以从塔顶由静止释放小球A的时刻为计时零点,t0时刻又在与小球A等高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小球B。若两小球都只受重力作用,设小球B下落时间为t,在两小球落地前,两小球间的高度差为Δx,则
-t0图线为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4题)
4.
某升降机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 m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绳子断开到落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 m |
B.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5 s |
C.落地速度的大小为10 m/s |
D.落地速度的大小为30 m/s |
5.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
D.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
D.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6.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 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3 s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B. t=10 s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D. 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

t/s | 0 | 2 | 4 | 6 |
v/(m·s-1) | 0 | 8 | 12 | 8 |
A. t=3 s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B. t=10 s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D. 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
7.
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v1=5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
B.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m/s |
C.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0s |
D.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20m/s |
3.解答题- (共2题)
9.
(题文)一水池水深H="0.8" m。现从水面上方h="0.8" m高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0.1" kg的硬质球体,测得球体从释放到落至水池底部用时t="0.6" s。已知球体直径远小于水池深度,不计空气及水的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通过计算判断球体在水中做什么运动?
(2)从水面上方多高处由静止释放球体,才能使球体从释放到落至池底所用时间最短?
(1)通过计算判断球体在水中做什么运动?
(2)从水面上方多高处由静止释放球体,才能使球体从释放到落至池底所用时间最短?
4.实验题- (共2题)
10.
某同学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下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
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实验中,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小车、平板、导线、细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为4~6V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为220V的50Hz交流电源
C.刻度尺
D.停表
E.天平
F.重锤
(2)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及小车加速度,现计算第2点的瞬时速度:
=_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4)另一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A的时间为△t1,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A=______.若已知滑块通过两光电门速度分别为vA、vB,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α=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实验中,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小车、平板、导线、细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为4~6V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为220V的50Hz交流电源
C.刻度尺
D.停表
E.天平
F.重锤
(2)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及小车加速度,现计算第2点的瞬时速度:



(4)另一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A的时间为△t1,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A=______.若已知滑块通过两光电门速度分别为vA、vB,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α=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11.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高度H=1.980 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 s,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下落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用此法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消除Δt的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
(3)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下落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用此法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消除Δt的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